脱模斜度当塑件成型后,由于塑件冷却后产生收缩,会紧紧包住模具型芯或型腔中凸出的部分,为使塑件便于从模具中脱出,防止脱模时塑件的表面被擦伤和推顶变形,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塑件内外表面应有足够的斜度,即脱模斜 ...
脱模斜度 当塑件成型后,由于塑件冷却后产生收缩,会紧紧包住模具型芯或型腔中凸出的部分,为使塑件便于从模具中脱出,防止脱模时塑件的表面被擦伤和推顶变形,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塑件内外表面应有足够的斜度,即脱模斜度,如图2-31所示。脱模斜度表示方法有三种,即线性尺寸标注法、角度标注法和比例标注法,如图2-32所示。 脱模斜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的收缩率、塑件的形状和壁厚以及塑件的部位。常用塑件脱模斜度参照表2-7取值。 脱模斜度的大小在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塑件高度在25 mm以下者可不考虑脱模斜度。 但是,如果塑件结构复杂,即使脱模高度仅为几毫米,也必须设计脱模斜度。当塑件有特性要求时,外表面脱模斜度可小至5',内表面脱模斜度可小至10'~20'. 对于较脆、较硬的塑料,为有利于脱模,脱模斜度可大一些; 塑料收缩率大时应选用较大的脱模斜度。 热固性塑料收缩率一般较热塑性塑料小,故脱模斜度相应小一些; 厚壁塑件成型收缩大,选用脱模斜度也较大;对于较长、较大的塑件,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对于塑件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采用较小的斜度; 侧壁带有皮革花纹,应留有40~60的脱模斜度; 开模时,有时为了让塑件留在凹模上,往往减小凹模的脱模斜度而增大凸模的脱模斜度; 塑件上凸起或加强筋单边应有40~50的脱模斜度。 |
2020-12-19
2021-01-21
2020-12-21
2020-12-21
回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