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古代科举考试中,一般把殿试的前三名叫做状元、榜眼、探花,而且这些称谓一直用到今天。还有举人、秀才、进士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状元、榜眼、探花并不是一有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出现了,把第一名叫做状元开始于唐朝,第二名叫做榜眼是北宋的事儿,第三名叫探花则出现在南宋。

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状元中的“状”指的是一种正式文案的格式,比如投名状。在没有科举制,实行察举制的时候,各地向朝廷推荐的人才,就写在“举状书”上。

“元”则是第一的意思,比如元旦指的是一年中的第一天。连在一起状元就是科举中第一名的意思。

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榜眼中的“榜”指的是黄榜,黄榜第一名写在第一行最中间的位置,第二名、第三名则写在状元的下一排,分列左右,再后面则是第四名到第N名。

第二名、第三名的位置,就像是整张黄榜的眼睛一样,所以二、三名都被称为是榜眼。后来因为第三名叫“探花”,榜眼就专指第二名了。

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探花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当时科举中得进士之人,会参加曲江上举办的盛大宴游活动,里面年龄最小的人,被称为探花郎。

等到南宋的时候,殿试制度成为定制,官方直接将殿试的第三名称为探花。

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进士,从字面理解为各地举“进”给朝廷之“士”,唐朝时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一科,进士科,也被认为是最难的一科。

宋朝沿袭唐朝科举制度,进士科殿试合格的人,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江南贡院

明、清成为定制。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是明清进士,其中一甲只有三人,状元、榜眼、探花,即三鼎甲。

举人,可理解为被“举荐的人”,秀才们参加各省举办的乡试通过,即为中举,获得举人身份。

科举考试前三名是什么(这些称谓都是怎么来的)

秀才,优秀的人才,在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就有“秀才”了。

当时各地举荐的优秀人才被称为“秀才”,隋唐开科举之后,秀才成为其中一科,即秀才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泛指读书人,明清时则特指通过童试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