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了不起的时代,同时出了李白杜甫两个大人物,这两人见过几次面?】李白与杜甫都是盛唐诗人,都经历过“开元盛世”,又都亲眼看到了使盛唐转入衰败的“安史之乱”。二人诗中既反映了唐朝盛世的富庶昌明,又揭露过由盛到衰的时弊与隐藏着的黑暗。在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一位奋发有为,精力旺盛的开明君主之时,唐朝的国力曾经达到了富强的顶点。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李白、杜甫都留下了歌颂这种富强景象的壮美诗篇。如李白《塞下曲》《塞上曲》中就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的色彩,歌颂了唐朝军威,歌颂了唐太宗武功之盛。杜甫《忆昔》更具体写出: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真是吃穿不愁,旅游随意,天无灾变,人情淳厚。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二位诗人在歌颂大唐的富强时又都看到了埋藏在“富强”后面的隐忧,对唐明皇晚年耽于酒色,荒疏朝政都感到不安。唐明皇宠幸杨贵妃,纵容奸臣当道,二位诗人都各自看在眼里,忧在心里。李白写的《清平调》讽刺杨贵妃,杜甫写《丽人行》规谏唐明皇。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不幸得很,“安史之乱”还是发生了,李白为保卫大唐江山,投入永王李璘幕下,在皇帝兄弟争夺皇位的角逐中受到牵连,成了牺牲品。杜甫主动找到皇帝,想为保卫大唐江山出点力,也在皇室宗派斗争中被赶逐出朝。从此漂泊西南天地之间,再无出头之日。二位诗人都曾一度得到唐明皇的赏识,而又都潦倒终生。唐明皇不仅曾亲手为布衣李白调羹;而且还亲自识拔布衣杜甫,命有司考核起用。李白被后世称为“诗仙”,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因二人的人品、学问、经历有惊人相似之处,其诗歌成就又都辉煌灿烂,为人和作诗风格各善其妙。李白诗飞扬飘逸、散发出积极浪漫主义的异彩;杜甫诗沉郁顿挫,蕴藏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宝藏。韩愈赞美这二位诗人时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这一正确评价,为后世一致公认。

李白与杜甫一生中相聚只有三次,三次会面时间总共不过几个月。然而君子之交,岂在于朝暮相聚醉饮乎?李白年龄比杜甫大十二岁。初次见面时,李白已经很受皇帝尊重,宰相贺知章一见倾心、由翰林赐金放归而名震天下的大诗人。杜甫却还是一个应试落第的失意青年。李杜从初次会面结成友谊,此后无论千难万劫,其情谊始终如一。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李白、杜甫初次会面的时间是天宝三年(744年)初夏,地点在东都洛阳,还有高适在场。当时,李白、杜甫各自都有‘ “壮游”的经历,北国、江南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是,往往李白己走,杜甫才去。例如,当杜甫漫游吴越时,李白已走,杜甫才去。

再如,当杜甫没游齐赵时,李白又去到江南隐居剡中;李白游洛阳时,杜甫又在齐鲁;待杜甫三十岁时漫游归回老家洛阳结婚成家,李白又返回东鲁家中去了。二位大诗人这样的际遇,竟好像天意不让他们见面似的。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天宝三年,李白常因醉中被玄宗急诏赋诗,曾经引足让高力士脱靴,又曾经写《清平调》三首进奉玄宗配乐,语含讥喻得罪了杨贵妃,终于被放逐出朝。李白本来就不喜欢御用文人的宫廷拘禁生活,对斥逐倒也并不在意。借此机会走出长安,东淤访友求仙。这年初夏,杜甫来到洛阳老家居住。二人终于见面。杜甫在面见李白之前,早已仰慕李白: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杜甫想象中的李白形象。这一次亲睹李白的风采,不禁一见倾心。立刻用李白超尘脱俗,藐视权贵做榜样,来检讨自己蛰居洛阳混迹于权贵之门的行为。

杜甫曾自愧悔地说: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赠李白》)二人当即约定,要于同年秋高时节同往梁宋(今河南)之地访仙求道。杜甫多年以后还津津有味地回忆这次幸会说:“乞归优诏许, 遇我宿心亲。”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李、杜第二次见面是时隔半年以后。李白与高适相遇,由高适陪同其前往齐州托请北海道士高如贵传授《道篆》,杜甫也按约来到齐州,访问北海太守李邕。李邕对杜甫早很器重,此时杜甫虽然只是落第士子,但李邕待杜甫仍如上宾。大约在天宝三年十月初一日,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同饮于李邕宅中。三人皆有诗篇记述这次愉快的聚会。大概在宴饮之中,三人商定要一起游历大梁等地。杜甫本不很信奉道教,因受李白的影响,竟也热心起寻仙道来。三人意气相投,一边游赏名山胜迹,一边做诗,一边访道,情谊与日俱增。杜甫记述这次同游梁宋的情景说: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睿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合”

多年以后,杜甫还念念不忘地回忆这次三人同游的乐趣。这次会见之后,李白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诗中谆谆叮嘱杜甫说: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李、杜第三次见面大约是天宝四年秋初。杜甫再次游齐鲁,秋初到鲁郡(兖州)。李白特地从任城赶到兖州与杜甫相会。二人同游赋诗,情谊更加亲密,彼此称呼也更为随便。李白高兴,风趣地写下了《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也对李白提出真挚的劝戒——这就是有名的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傀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从杜甫的许多回忆中看来,这第三次会面,李杜二人饮酒赋诗,切磋华章,极为欢治,彼此更加敬重。杜诗《春日忆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又怜惜杜甫老弟为作诗而太“瘦生”。这次别后二人都发出“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感叹。这次会面之后,李白再南下游历越中,杜甫西行到长安。从此一别,天各一方,再无见面之期。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李白与杜甫从天宝四年分手之后,再未见面。但是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并未减少他们的友谊。分手不久,杜甫在长安蔡侯宴会上得知孔巢父将辞官归隐,南游江东,立刻托孔巢父捎口信给李白问好: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由于多日不知李白音讯,杜甫常常:“冬日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甚至数次“梦见李白”。其诗中描写这种怀念李白的诗篇有十多首。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唐代杜甫诗歌风格特点)

安史之乱中,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李璘在与肃宗的角逐中失败。李白受到牵连,先被捕入浔阳监狱,继判流放夜郎,往夜郎途中遇赦放还。杜甫对李白的命运万分担心。当时杜甫自己因房琯事遭贬携家避难于秦州,全家饥寒流离,无依无靠,自顾不暇,却无时无刻不为李白的安危而忧虑。《梦李白二首》说: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叫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是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潮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宽身后事。”

从这两首记梦诗里,可以看出杜甫是李白一生中的知己,杜甫不以李白身遭贬辱而稍减对李白的敬重,相反,他为李白鸣不平,责问天网恢恢;他斥骂沐猴而冠的朝中权贵们迫害李白,至使李白身老遭累;他深信李白身后将留芳青史,迎得“千秋万岁”的荣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