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以及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荆浩(约850-911年),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内沁水(一说河南济源人 ,一说山西沁水县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

根据画中右上方传为元文宗的题字「荆浩真迹神品」,历代藏家都认为这是第十世纪隐居在太行山的画家荆浩作品。他至少从十二世纪起,便被视为华北山水画的创始者。

画中上半部质理坚实而又各自独立的群峰,虽然看来颇为古老;但下半部空间连续感的处理,及水口波纹等细节的画法,则接近〈万壑松风〉。

画中隐居、行旅与家庭生活的组合也类似〈早春图〉。这可能是十二世纪所追想的荆浩风格。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

绘溪流、山川、楼观等若隐若现,三三两两行走的身影组成五组点缀在被银白色装点的雪后晴朗的天空下。

画面以秃笔细写,整幅画面画家以墨取韵,用细笔勾勒出山体的形态结构,表现出了山的阳刚之美,再用墨渲染则表现出山的仪姿,体现出了山脉的阴柔之美。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

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

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笔法记》)。

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

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

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

以上就是叁肆数码小编整理的关于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以及过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介绍的相关知识,还有不懂的方面可以评论区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