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前段时间,吴秀波事件甚嚣尘上,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场由“截图”引发的口水大战。

先是“小三”陈昱霖的妈妈曝光与吴秀波的短信截图,引得舆论痛骂吴秀波是“渣男”;

接着,吴方指责陈方勒索钱财,网友扒出陈生活奢侈,并曝光了与陈妈妈的聊天截图。

随后,陈妈妈又跳出来证明该截图是假的……

在这场闹剧中,双方以截图为证,把个人隐私公之于众,各执一词,牵着舆论的鼻子走。

言论在截图的佐证下被过分夸张,闹得舆论哗然;举止侵犯了约定俗成的隐私界限,变得不可理喻。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很难分辨孰是孰非,但至少能从中看清一个道理:

那些动不动就爱分享聊天截图、泄露他人隐私的人,千万不能深交。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别让截图里的算计,毁掉你的爱情

《爱情保卫战》节目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男生的前女友目前单身,不甘寂寞,便在微博里用小号跟男生联系,还把聊天记录截图发给了男生的现女友,挑衅现女友的权威。

为此,现女友跟男生大吵一架,闹上了电视台,大大破坏了原本和谐稳定的感情。

说白了,这种前任就是在故意给人添堵。自己过得不好,就去破坏别人的幸福,把别人也拉下水。

这种人就好比卡在嗓子眼里的痰,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只让人觉得恶心。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这种人不仅不能深交,而且要躲得越远越好。

闺蜜跟前男友分手后,收到了对方发来的“截图清单”。截图详细记录了他们在一起之后,男生每一次买礼物、发红包的信息。男生表示,要分手可以,先把这些钱还了。

闺蜜说她看到这些截图的时候,就像吃苹果时看见了半条虫子,既恶心又庆幸。恶心自己怎么遇到了这种人,庆幸分手分得早,没陷得更深。

茨威格在《断头王后》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闺蜜那时年轻,没什么心眼儿,对即将展开的恋情满怀期待,一心付出。谁知对方竟从一开始就在算计,算计着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吃亏,得到最大的利益。

这种以截图为手段,把爱情当交易,给真心“暗码标价”的人,就像埋在暗处的定时炸弹,表面风平浪静,但总有一天,等时间耗尽了,就会给你造成致命的一击。

在一段爱情里,哪怕不能修成正果,也请不要截图、少些算计。

因为截图毁掉的,不仅是双方所剩无几的好感,更是分手后该有的体面和尊严。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聊天记录不截图,是职场的道德底线

有个同事,为了让自己的话显得有分量,聊天时特别爱发截图。

有一次,我在微信上跟她吐槽老板,她直接甩给我一张聊天截图说:“不只是你这么说,那谁谁也是这么说的。”

点开一看,是她跟同部门另一个同事的聊天记录,头像连马赛克都没打。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她把跟我的聊天也截了图,转手分享给一个人、两个人、甚至一群人……

所以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赶紧撤回了刚才吐槽的话。

像同事这种聊天爱截图分享的人,你会不自主地对她产生提防心,会斟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把聊天搞得跟考试一样,让人感觉特别心累。

你跟对方讲秘密,要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对方却把你的秘密当谈资,闹成了“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说到底,跟人分享聊天截图,就像给鸡汤里加鸡精,带着一股虚假的鲜味,却没有丝毫营养。

后来,同事不小心把她吐槽老板的聊天截图,发到了有领导在的大群里。她瞬间慌了,想撤回,却点成了删除。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结果可想而知,同事被开除了。在领导看来,她今天敢在背后说领导坏话,明天就敢泄露公司机密,这样的人留不得。

在职场中,要切记一句话: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截图,不妄言,这是职场道德的底线。因为人与人交往是有信用额度的,这个额度就像一杯水,每经历一次背叛,这杯水就泼出去一点。

久而久之,杯子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就没有了。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聊天截图里,藏着友谊的分寸感

苏格拉底曾提出过“三重过滤”的原则:

当朋友要跟苏格拉底讲另一个朋友的八卦时,苏格拉底会让对方先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所说的内容是百分百真实的吗?第二,你所说的是关于朋友的好事吗?第三,你所说之事对我而言有帮助吗?

如果其中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那这件事你就不要告诉我了。这是朋友之间相处的分寸感和私密感,也是保全信任和友谊的不二法门。

聊天截图也是一样,它考验的不是这件事值不值得说,而是肆意传播这件事的朋友,值不值得信任和交往。

表妹跟她室友闹掰了,因为室友未经同意,就把表妹发给她的丑照截图分享到了朋友圈里,引来了很多共同好友的点赞和评论。

表妹特别生气,质问室友为什么要这么做。室友却毫不在意地说:“不就是开个玩笑嘛,你至于这么生气吗?”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泰戈尔曾说:“在友谊中,一加一等于二。”

所谓“玩笑”,要双方都觉得好笑,那才叫玩笑,否则就是自以为是,就是蓄意伤害。我拿你当朋友,跟你掏心掏肺,你非但不守口如瓶,还像个大喇叭一样四处宣扬。

能做出这种事的人,要么蠢,要么坏,无论哪一种,都不值得深交。

这件事使表妹的心态直接崩坏,甚至演变成了“聊天恐慌”。

从那以后,表妹跟人聊天干脆发语音,每次看到十几条长达一分钟的语音,真的令人很崩溃。

发了图片,还没来得及点开就被撤回了,只留下“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的通知,搞得人既郁闷又无语。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道德哲学家安尼特·拜尔在《信任与反信任》一文中指出:

“相信一个人不同于相信一个物件,你相信时钟会告诉你准确的时间,时钟坏了,你并不觉得被时钟背叛,因为你并未对时钟付出过信任。但是,被朋友破坏的信任会让你感觉到出卖。”

被信任的人背叛,就像饭里的砂砾,或是鱼片里未剔干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因此,不随便发布私人聊天的截图,是友情的分寸感,也是与朋友交往最基本的信任。

信任是很贵的,千万别轻易辜负和浪费,别让你们的友情,比纸糊的还脆弱。

吴秀波事件是怎么回事(吴秀波陈昱霖事件始末)

分享聊天截图,重在你情我愿

不否认,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把聊天记录截图的:

爸妈给我发了大红包,难得他俩这么大方,我要赶紧截图记录下来;男友留言说“我爱你”,感觉自己幸福得要爆炸了,要截图收藏起来慢慢看;老板发信息表扬了我,太开心了,截图保存下来,鞭策自己继续进步;跟好友聊嗨了,截图并分享到朋友圈,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我有个这么好的朋友……

截图留着自己欣赏,相安无事。可在发布给第三个人之前,在把“私人聊天”变成“公共信息”之前,一定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因为人虽生而自由,但他人的权利是你自由的边界,他人的不舒服是你该止步的红线。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写到,人生有四个态度:

彼佳,彼对我无情——尊敬之。 彼佳,彼对我有情——酬答之。 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 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

那些爱把聊天记录截图分享,出卖他人隐私,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就是木心先生口中所说的“劣”人,要么漠视之,要么远避之,不要指望深交,省得给自己添堵。

在一段健康的社交关系里,不侵犯对方的隐私,不宣扬对方的秘密,不挑拨对方的关系,不算计对方的得失,这既是一项约定俗成的规则,更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

只有遵守规则,相互尊重,我们才能在一段不用担惊受怕的关系里,安心地走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