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全解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全解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各地招商引资关注的重点产业。多年来,深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子布局,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21万亿元,占深圳GDP比重达到39.6%,集聚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本文梳理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以供企业参考。

二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包括:

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八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

聚焦20个产业集群

新一代电子信息在产业版图中居于重要位置。深圳聚焦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新型网络技术、芯片设计与制造、新型显示技术、智能终端软硬件、新型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在数字与时尚产业,深圳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高端制造装备产业,深圳聚焦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绿色低碳产业,深圳聚焦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太阳能、氢能和核能技术、城市综合安全技术、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汽车通信和整车技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深圳新材料产业重点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结构和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前沿新材料、材料基因组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深圳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高端诊疗装备、体外诊断技术与设备、中药、生物药、高端制剂、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深圳海洋产业则重点在海洋工程装备和辅助设备、海洋通信技术与设备、海洋交通设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深圳战新产业发展概况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全解析)

近5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深圳经济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发展保持高景气度。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16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7847.72亿元,占GDP比重40.3%;2019年这一指标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155.51亿元,至此已连续3年运行在万亿区间;2021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2146.37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39.6%,七大产业均实现了正增长。

深圳20个战新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

6月6日,深圳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明确目标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全解析)

同日,深圳还发布了22个政策文件,其中的20个分别对深圳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一群一策”推动产业集群建设,1个对深圳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布局,另1个则关乎产业空间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全解析)

从产业布局来看,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覆盖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8个区域,其中宝安区(含前海)4个、龙岗区3个、龙华区3个、坪山区3个、光明区4个、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合建1个、深汕特别合作区2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2(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全解析)

深圳20个战新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市网络与通信产业在基站、光通信、终端、网络和应用等环节均有布局,具备良好产业基础,拥有一批上下游企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2021年网络与通信产业增加值达2046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取得较好成果,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156.9%,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4%,固定网宽带接入用户628.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2657万户,5G基站超过5.1万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深圳龙头企业华为、中兴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具有领先优势,2021年华为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占比28.7%,同比增长7%,中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四,占比10.5%。

(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是我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品的集散中心、应用中心和设计中心之一,近年来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00亿元,拥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截至2020年,深圳市共有327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设计企业数量最多,共229家,占比超过七成,代表企业有海思半导体、比亚迪微电子、赛微微电子、国民技术、江波龙电子、富满电子等。

(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市已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2021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29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超高清视频显示终端出货量占据全球重要份额,偏光片、掩膜版等关键材料和面板制造设备方面的自给率显著提升,工业检测、文教娱乐等领域的行业应用占据领先地位,采集模组和整机领域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集聚了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康佳、创维、清溢光电、路维光电、欧菲光等代表企业,逐渐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高地。

(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智能终端产业是深圳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增加值为2092亿元。产业链配套能力强,集聚了一批整机品牌企业、先进制造企业以及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供应商,代表企业有华为、中兴通讯、金立、欧拓集团、宇龙、康佳、神州等。深圳已形成了集核心零部件研发、代工生产、品牌整机、生态建设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体系。

(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1年,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增加值超过40亿元,在MEMS麦克风领域有技术积累深厚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激光雷达、红外热电堆等细分领域拥有具备较强研发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小而精”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深圳智能传感器产业代表企业有速腾聚创、瑞声声科技、汇顶科技、强生光电、华普微电子等。

(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近年来,深圳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21年全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增加值2300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软件业务出口、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均居全国前列,10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6家企业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拥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集聚了华为、腾讯、浪潮、中兴通讯、中软国际、金蝶、大疆创新、软通动力等龙头企业。

(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近年来,深圳依托数字技术发达和文化创意资源汇聚的优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全市GDP增速,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色和突出亮点。目前,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游戏产业占据全国一半以上市场份额,数字信息服务、动漫、网络视听、数字文化装备和消费终端制造等行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数字创意产业链较为完整,拥有腾讯、康佳、创维、今日头条、百度、创梦天地、兆驰股份、雷霆信息、华强方特、劲嘉集团等代表企业,初步形成覆盖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服务、衍生品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新型企业、新型业态、新型模式和新型消费不断涌现。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活跃,动漫、数字装备等领域出口均占全国较大份额。

(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是国内行业门类齐全、原创品牌集中、产业配套完善、规模集聚效应显著的时尚产业基地之一,2021年时尚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其中,服装产业的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占据全国女装引领地位,家具产业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黄金珠宝产业全年黄金提货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70%,钟表产业占全球手表产量的40%,皮革产业占据国内鞋包产业的品牌头部地位,眼镜产业的产量约占全球中高端眼镜的50%,会展业年办展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排全国第四,拥有影儿时尚、玛丝菲尔、歌力思、赢家时尚、爱迪尔、周大生、博士眼镜等代表企业。

(9)工业母机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1年深圳市工业母机产业增加值达到217亿元,用于3C制造领域的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锂电池专用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领域初步形成集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设备本体和下游应用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拥有创世纪机械、劲拓股份、大族数控、兆威机电等龙头企业。

(10)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1年智能机器人产业增加值达到89亿元,拥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包括今天国际、汇川科技等上市公司和优必选、中智卫安、银星智能、乐宝机器、普渡科技、固高、大族机器人、李群自动化、华数机器人等知名企业。目前,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本体和集成应用等方面均有布局,其中伺服系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服务机器人领域产品类型丰富,人形机器人全国领先;特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管网管廊、医疗、能源、环保、农业、地铁、应急救援等领域;无人机技术领先,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较大份额。

(11)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是国内重要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和有效专利量国内领先,已初步形成覆盖材料、器件、软件、设备和应用服务全链条的产业生态体系,在多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切割头、电池焊接装备等产品类别处于国内一流行列。2021年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增加值达到73亿元,代表企业有大族激光、光韵达、创鑫激光、杰普特光电、海目星科技、木森科技、泰德激光、瑞丰恒科技、铭镭激光、光大激光、迪能激光等。

(12)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竞争力,数字多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电能表等细分领域集聚了一批重点企业,高速高精点位操作技术、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建成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载体。2021年深圳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增加值为128亿元,代表企业有大族激光、立讯精密、长盈精密、汇川技术、拓邦奇股份、雷赛智能等。

(13)新能源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1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约642亿元,在核能、智能电网、太阳能、储能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如中广核、比亚迪、雄韬股份、深圳能源等。2021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市总装机容量77%,天然气供应能力占全省比例超四成。“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创新载体数量增长一倍,累计建成超过100家。承担核电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超过1000项,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深度参与编制世界首个虚拟电厂标准体系。中广核为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新能源电力,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和规模全球领先;光伏逆变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14)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1年深圳安全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其中,安全应急产业主要集中在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智能安全应急产品、安全应急服务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LED照明、高效变频器、绿色建材、水污染治理、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部分企业的产品已进入全球市场,部分领域全国领先,拥有英飞拓科技、盛视科技、力合科创、创新胜为、海清视讯、创显光电、迈睿迈特、美普达等代表企业。

(1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是全球首个公交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1066亿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4.4万辆,公共充电桩9.7万个,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45公里,率先在妈湾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目前,深圳比亚迪、开沃、宝能、恒驰这四大整车企业车间内,密布着比克电池、航盛电子、星源材料、大地和电机、蓝海华腾电控、普天充电以及贝特瑞、长河、汇川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深圳的吉阳智能还成功进入了大众汽车产业链及中国头部车企产业链。

(16)新材料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近年来,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应用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创企业,形成了以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聚效应,2021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到324亿元。目前,深圳新材料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代表企业有贝特瑞、比亚迪、中兴通讯、南玻集团、欧菲光、华星光电、新宙邦科、王子新材、先健科技、深南电路、日东电子等上市公司和光华伟业、盛波光电等知名企业。

(17)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起步早、基础好,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2021年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为805亿元;一批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如迈瑞医疗、科曼医疗、普博医疗、安保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麦科田医疗、安健医疗、圣诺生物等企业。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180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近百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拥有一类产品备案3937个,累计参与制定医疗器械国际标准17个、国家标准78个。

(18)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1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为461亿元,已获批上市I类新药7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84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94个,“仿创结合”的发展态势逐渐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凸显,深圳南山高新区、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两大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快速发展。目前,深圳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全国最多,达1000家以上,代表企业有海瑞普、翰宇药业、卫光生物、海王英特龙、康泰生物、国农科技、国药一致、海王生物、华润三九、信立泰、健康元、开立医疗、尚荣医疗、理邦仪器等上市公司和华大基因、迈瑞医疗等独角兽企业。

(19)大健康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2021年,深圳市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为676亿元,部分细分领域制造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医疗美容激光设备占据全国15%左右的市场,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营养保健、化妆品、康复养老器具等细分产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代表企业有华大基因、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好家庭集团、金活医药、易普森集团、真迈生物等。

(20)海洋产业集群(点击查看完整内容)。近年来,深圳海洋经济总量不断增长,集聚一批涉海龙头企业,代表企业有中集集团、中国海油、友联船厂、华大海洋、智慧海洋科技等。2021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877万标箱,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市企业研制的蓝鲸系列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成功试采可燃冰,首套变频器设备在我国钻井平台成功应用,各类涉海创新载体超过60个。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坝光国际生物谷、深汕海洋智慧港等重点片区加快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