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作为珠三角环线高速组成部分,连接中国珠海、香港和澳门三地,被英国《卫报》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无论地理位置,还是大桥本身的通行条件,都是世界顶级存在。可就是这样一座被无数人期待的大桥,通车四年后,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这座桥并不像当初预想的那样,一旦建成,便被满负荷利用,会出现川流不息的壮观景象,与之相反,桥上如今是行车寥寥,车迹稀疏,让空旷的大桥显现出无限的寂寞和凄凉。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人们不禁想要知道:总投资高达1269亿的港珠澳大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会出现如今的这种景象?

珠港澳大桥艰难的出世历程

港珠澳大桥从规划、立项,到建设、通车,时间跨度超过30年,期间经历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与波折。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上世纪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珠海、深圳,与港澳地区来往日渐密切,日益增加的贸易流通量,让此前的道路交通设施不堪重负,不但道路规格、设施和质量无法满足巨量的人货流通需求,原有的道路数量也亟需提高和改善,而横亘在香港与珠三角西岸的伶仃洋,成为阻碍三地交流的主要拦路虎。

1983年,香港富商胡应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在伶仃洋修建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和珠海。这个建议直到1989年才被珠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立项,最初的名字叫伶仃洋大桥,规划也不像后来的港珠澳大桥那样宏伟气魄。不过,珠海市这项计划很快得到国家回应,国家高速公路网1992年规划显示,伶仃洋大桥已经进入国家高速公路衔接规划序列。1998年,伶仃洋跨海大桥工程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2003年,伶仃洋大桥工程项目正式被港珠澳大桥项目取代,工程项目至此升级成如今的港珠澳大桥。到此时,距离胡应湘提出建设意向,已经整整过去了20年,不难看出,港珠澳大桥的出世,经历了诸多波折。

一波三折的建设过程

命运多舛的港珠澳大桥,没想到,比出世更难的是建设。

从2005年开始,港珠澳大桥开始进行前期路线布设,和大桥在港、珠、澳三地的最终落点位置确定,经过测评规划,最后决定采用Y型线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三地的落点分别定在香港大屿山,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点。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终于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作为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超大规模建筑,港珠澳大桥采用了“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模式,整个工程项目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连接桥隧、深浅水域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连接港珠澳三地的陆路交通线组成。

按照要求,港珠澳大桥要集战略性、创新性、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文化性、景观性于一身,既要美观大方,安全舒适,还要好用快用。连桥面和桥墩都提出了既结实耐用,又必须美观的要求,给港珠澳大桥建造者竖起了一个行业天花板级别标准,几乎每一项工程都涉及世界顶尖技术,建设难度不敢说绝后,但绝对可以称得上空前,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施工队首先面临的困难是海上建岛。整个施工海域,完全没有任何可以依凭的自然岛屿,要知道,港珠澳大桥主桥长达29.6公里,基本上都是在海上或者海底施工,在这样长距离的海面凭空架起一座桥,没有依凭的落脚点,根本无法进行。虽然难,但难不倒被全世界奉做基建圭臬的中国建筑人。施工人员根据需要,打破常规,采用“钢筒围岛”方法,事先在陆地上制造了120个重达550吨的巨型圆柱形钢桶,每个直径22.5米,高55米,然后用船运到海上,将这些钢筒固定到海底,在合围的钢筒中间填土造岛。这种不用开挖海底淤泥,又可以避免抛石沉箱操作造成的固定物受海底环境影响随意滑动,既快又好地完成了建岛任务。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海工程,其中的沉管海底隧道规模居于世界首位,而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整体工程的核心。沉管技术,就是在海底挖出相应的沟槽,将事先做好的隧道沉放进沟槽中,再进行水下对接。不但考验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还考验巨型工程设备运用。

作为全世界著名的“基建狂魔“,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当然有过多次建设跨江隧道的经验,但海底沉管隧道技术却是首次接触,没经验不说,当时国外对该项技术还严密封锁,因此也没有以资借鉴的经验。建设者们硬是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在一次次矫正中进步,用“复合地基”解决了隧道沉降和漏水难题,自主研发出了具有抗裂性的低水化热低收缩的沉管施工混凝土,和半刚性结构沉管隧道。

解决了海底隧道的材料和设备,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精准将隧道沉放至沟槽里,还要将沉管隧道与隧道两端的设施进行精准对接。重达6000吨的沉管隧道要将沉降范围误差控制在10厘米之内,基槽误差要控制在0-0.5米之间,要在海底复杂环境下,经受住海洋洋流和浮力影响,吊装完成后高低误差不超过15毫米,以保证完成止水,可以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但这些苦难最终都没能难住中国工程建设者。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在完成以上两项重要工程后,工程队又遇到了索塔吊装难题。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离机场非常近,每天密集来往的航班,对施工高度有严格要求,传统的塔架吊装方式根本无法施展,施工队绞尽脑汁,最后采用在陆地预制索塔,然后再通过牵引进行吊装的方案,很好解决了这个施工难题。

而随后的拱北隧道施工,对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顶部距离地表不足5米,正上方便是广珠城际高速路及珠海站,原本施工空间已经很逼仄,地下还埋有众多的管线、桩基,建设者们戏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仿佛“针尖上跳舞,麦芒上绣花”,但即使这样困难,建设者们还是保质保量,按进度完成了工作。

这座大桥建设过程到底有多难,看看与这座大桥相关的科研成果及专利项目便一目了然。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提出了30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其中科技论文过半,出版相关专著18部,编制相关标准和指南30项,创新项目过千,创建工法40多项,并以此生成63份技术标准,创造出600多项专利。可以说硕果累累,战绩彪炳,每一项成果下面,都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港珠澳大桥会行车寥寥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次日,港珠澳大桥公路与各个口岸正式通车运营。

这座创下多个世界之最,对推动粤港澳三地一体化发展,促进各区域中人、物、资金高速流转,让很多人抱有很高期待的大桥,在正式开通四年后,营运、使用和车辆流量却不尽如人意。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通车后,全天车流仅4000辆左右,到2020年,单日最高记录为6200辆,截至到2021年,出入境车辆总计约310万辆次。

如果每车收费150元通行费计算,2018到2021年310万辆次的车流,总共收入不到5亿,港珠澳大桥总计建设成本可是超2000亿元,这还不算大桥的后期维修和养护费用,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成本?

令人困惑的是,如此好用便捷的港珠澳大桥,为何吸引不来滚滚车流呢?

司机们公布了一个很心酸的真相:上桥的要求太高,一般人真的很难达到。

我们知道,港澳大陆之间并不是想来便来,想去便去,路虽然通了,但人和车却分属三地,被一个个证件束缚。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按照大桥管理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要求,内地去香港、澳门,不但需要港澳通行证,还需要相对应的驾驶证。这个相对应,就是看驾驶证三地通用不通用。

除过以上要求,对上桥车辆的车牌要求更苛刻。上桥车辆必须同时有港、澳和内地的车牌,而要同时获得三地车牌,不但成本高,如果全程找中介代办,总费用约在5万元左右,如果图省事,买已经在用的二手车牌,费用更高达令人咋舌的90到100万。

如果想老老实实申请三地车牌,对不起,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要在三地有投资,且3年内总纳税额达到10万,才可以有资格申请一辆,总额到50万,可以申请两辆,100万可以申请三辆。

如果从内地通过大桥进入香港,申办主体必须是内地核准的企业,而且3年内纳税额超过100万。

这种规定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在港珠澳大桥通行的车辆,大部分是企业车辆,个人和社会车辆很少。

港珠澳大桥白修了(港珠澳大桥如今沦为摆设)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坐拥百万、千万资产的富豪。

不过,三地都在积极解决这些难题,据最新消息,香港运输署近期宣布,粤港两地政府决定以试行方式,每月增加不超过500个港珠澳大桥香港跨境私家车配额,以善用大桥,促进两地跨桥交通。

只是,相对于2000多亿的投入来说,此举似乎依然杯水车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