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而在西方,也有公爵、伯爵或男爵的等级特权制度。那么它是中国本土就有的,还是后来从西方引进的呢?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据《通典•职官•封爵》载:“黄帝时,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士受地视子、男。”

不同爵位虽然封地范围有大小,但在本国内的地位和权力却是相等的,仅仅是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诸侯国内部的爵分为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各国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凡此种种,以后历代又存在变更和演化。 

西方封建社会也存在类似的封爵制度,但是“公爵”、“伯爵”这些名词仅仅是我们按照汉语文化术语进行的翻译。以英国的爵位制度为例,五爵制度包括:Duke (公爵)、 Marquess (侯爵)、Earl(伯爵)、Viscount (子爵)、Baron (男爵)。 下面还有 Baronet (从男爵)、knight (骑士)等称号。法国与之类似。其他国家如德国将爵位分为十五等,波兰则实行四等爵位(没有子爵),匈牙利为三等爵位,没有侯爵和子爵。

可见,“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度在周朝以前就广泛存在,西方也存在封爵制度,但彼此不存在传承关系。

大家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里面的人物叫某某公,某某侯,他们一出场,其他人物都摆出毕恭毕敬的样子,赶紧作揖行礼,观众一看就知道此人不简单,因为公、侯是爵位的名称,必然地位尊贵。

巧的是,你在西方的古装剧里也能听到一样的贵族称呼,什么某某公爵,什么某某侯爵,都住在那种大城堡里,一出门就是一堆骑士跟在后面,也很威武霸气。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可能有小伙伴会好奇,中国和西方隔了那么远,古时候又不像现在这样交流频繁,为啥能默契的捣鼓出类似的爵位?是不是谁抄了谁呢?

按儒家经典的记载,中国古代的爵位可能起源于周朝建立后实行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天子带人打下江山后,把土地分配给功臣、亲信以及前朝的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对土地和居住于此的人们加以管理,封地和权力可以世代相传。与此同时,诸侯也要承担义务,在天子需要时为其出钱出力,这个事大家应该在历史课上学过。

据说周天子按功劳大小和封地尺寸,把这些诸侯分成了从高到低的五个级别,即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古文里称呼诸侯往往就是封地名称加爵位,如宋国的宋公,齐国的齐侯,还有楚国的楚子,许国的许男等等。

当然这只是儒家经典里的说法,实际的历史要复杂很多,比如说,封地还要分地段,有些分封到荒蛮地区的诸侯,地盘很大,但是爵位很低,像远离中原的楚国就对应子爵。而且诸侯国之间会互相征伐吞并,地盘大了,就自己给自己进爵。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不过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周朝建立之初,可能并没有详细的诸侯划分标准,五等爵只是儒家学者为了研究当时礼法而自己推测出来的,所以存在bug。

但是这个争论不影响中西对比。战国时代结束后,五等爵很快就变味了,因为天子不愿再看到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大乱斗的局面,用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在这种制度下,全国各地都归天子派来的行政官员管理。地都不让分了,自然就没了诸侯,与之对应的爵位也从封地分配标准,直接变成了工资发放标准。

比如说天子赏你公爵爵位,然后给你一个郡,并非让你真的去统治那地方,而是说你可以从郡里的老百姓上缴的赋税里,拿走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工资。有些朝代觉得这么算比较麻烦,干脆就定个数目,公爵拿多少,侯爵拿多少。这样的话,天子不管把哪个郡县封给你,也就是个名头而已,那地方富或者穷,到时候工资都是一样的。

大家看电视剧里天子册封爵位的时候,说什么“邑千户”、“邑万户”,意思就是按千、万户人家上缴税赋的金额,给你发工资。正因为如此,中国爵位暗藏了从高到低的包含关系,你从侯爵升公爵,是工资涨了一个级别,而不是同时拿两个级别的工资,人家喊你也只会叫你最高的那个爵位。

对于领赏的人来说,这个改变坏在爵位不再跟实权挂钩,但好在爵位相对更容易获取了。像周朝那种分封制,基本上是你祖宗是否参与了打天下,决定了你是否有爵位。你祖宗当年摸鱼,你现在再厉害都没用。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在郡县之下只给钱不给权,天子也不用担心你有了封地之后造反,出手就比较大方。

像秦朝搞军功爵,无论出身,完全按你拿回来的敌军人头计算,人头越多,爵位越高,敢拼就能赢。

到宋朝的时候都不需要你亲手砍人了,就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办事,升到一定的官职之后,自然有爵位。像大家熟悉的王安石,他并非开国功臣,也没有领兵打过多少胜仗,就纯靠在朝廷里当文官搞政治,最后也被封了荆国公。

而西方贵族的爵位同样是起源于分封。欧洲君主们建国之后,为了安抚宫臣,巩固统治,把大片土地分给他们,并授予相对应的贵族爵位。比较常见的五个,由高到低分别是Duke、Marquess、Count、Viscoun、Baron,数目正好和五等爵的“公、侯、伯、子、男”一样。翻译家们就这么自然而然对应上了。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但他们的内核并不相同,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吃过诸侯大乱斗的亏之后,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早早开始中央集权,爵位变成了只给钱不给权。

而西方人的国家意识形成的比较晚,王权也比较弱,导致分封制贯穿了整个中世纪。贵族们又有地又有权,然后利用这些资源去获得钱和兵,基本上啥都不缺了。

13世纪,英国的贵族们因为不满国王约翰的统治,直接聚集于伦敦,挟持国王,逼他签下了《自由大宪章》,其中的重要条款就是,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召开会议,否决国王的命令,并且可以使用武力占据国王的城堡和财产。

差不多同一时代,世界另一头的明朝,朱元璋在位时屠杀了大量功臣,一是为了杜绝造反祸患,二来也是很多大臣逐渐不服管。像什么李善长、蓝玉都是公爵,照样拉出去咔嚓,更别说底下的什么侯爵伯爵了。很明显,此时中西方的爵位已经不在一个次元了。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西方的爵位并不像中国古代那样,全部都是天子册封的。他们那边还存在着“层层分封”的情况。君主可以把土地册封给公爵、伯爵等大贵族,大贵族拿到地之后,自己留一部分用,余下的地则可以用来册封子爵、男爵等小贵族。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中国古代的诸侯,无论爵位高低,都是君主给的,肯定要听指挥,至少理论上得听。所以老祖宗会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方这些因层层分封产生的小贵族,跟君主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自然不听命于君主,而是效忠自己头上的大贵族。所以欧洲有句老话叫“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么看就能理解电视剧里,西方贵族出场时为什么要念一长串头衔了。一个爵位对应着一块封地,也对应着号令此地小贵族的权力。手里的地越多,身上的爵位也越多,并不冲突。就像你有很多套房子,不会因为买了新的就把旧房子的钥匙丢掉,就算你成了国王,也只是当上整栋大楼的管理员,想在自己有产权的那几间房子里做点啥,还得掏出对应的钥匙。

所以,国王的身份也跟他的爵位不冲突,爵位体现的是他有哪些自留地。

比如刚刚去世的英国女王,她在正式场合通常被叫做“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基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听起来已经够长了,但这还不是全部,她同时还是诺曼底公爵、兰开斯特公爵。他儿子查尔斯当王子的时候也身兼数爵,康沃尔公爵、罗塞公爵、卡里克伯爵、伦弗鲁男爵等等。念全称时就跟报菜名似的,舌头都打结。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在东方,随着王朝的崩溃,所谓的爵位也一并消失了。但是西方就不太一样了,这里面涉及很多政治和法律的问题,只能简单点说。

有些西方国家是靠改革过渡到现代社会的,保留了王室和贵族,但夺走了他们的统治权,也设法拿走了他们的大部分封地。英国就是典例。目前英王室还有两个带封地的爵位,兰开斯特公爵、康沃尔公爵分别对应着两块土地,土地上产生的收益归公爵所有。

而大部分英国贵族都没王室这么幸运。在20世纪初,政客们合力大幅提高了遗产税税率,1940年时已经高达65%。只要贵族把家业传承一次,国家就收割了一大半的土地和财富。很快贵族们就撑不下去了,只能出售自己的庄园和土地。

在收割最猛的时候,英国每五天就有一座庄园消失。到21世纪,很多贵族在生活水平上已经跟普通中产没啥区别了,只是空有个世袭爵位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王室新册封的爵位自然也不可能附赠封地,英国甚至还搞出了“终身贵族”。顾名思义就是,给你一个爵位,但你去世之后不能把它传给下一代。实质上爵位变成了荣誉称号。

王室可以看谁对社会贡献大就册封谁,首相也可以提名人选叫王室去册封,通常会提名政党骨干或者高级官员,有些首相一年就提名三、四十个。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西方的贵族都叫“公侯伯子男”)

对于那些希望在西方社会受到尊敬的人来说,即便爵位的含金量被疯狂稀释,他依然有存在的意义。毕竟爵位象征着王室的认可。

对于那些觉得王室无用的吃瓜群众而言,地没了,权也没了,还在21世纪搞什么册封,不过是借着传统之名再中二一把。不过要说中二,其实咱们自己册封自己好像也差不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