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在哪个省哪个市(岳阳楼的历史和故事)

岳阳楼在哪个省哪个市(岳阳楼的历史和故事)

 

湖南省岳阳市有座名闻天下的岳阳楼,但鲜为人知的是,使之名闻天下的是河南洛阳的三位贤达名流:张说、滕子京、范仲淹。

张说、滕子京是地地道道的洛阳人,范仲淹虽未在洛阳出生,但生前心系洛阳,逝后长眠洛阳,亦可称为洛阳人。

湖南岳阳楼的历史沿革大致是这样的:

一、鲁肃始建阅军楼。东汉末年,孙权的手下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与长江相接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楼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即是岳阳楼前身。

二、张说取名岳阳楼。张说(公元667—公元730年),字道济,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在巴陵城楼旧址上修造新的楼阁,取名为岳阳楼,岳阳楼至此正式得名,因此有张说为“岳阳楼之父”之说。岳阳楼建成后,张说站在岳阳楼上举目眺望,瞰洞庭秋水远接云空,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张说去世后,葬于洛阳万安山南麓伊川县吕店镇袁庄村西北,距范仲淹墓不远。其墓志于1999年秋出土,宰相张九龄撰文,梁升卿书丹,卫灵鹤刻石。

三、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滕宗谅(公元991年—公元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历任大理寺丞、殿中丞、左司谏、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等。曾随范仲淹参与修筑海堤堰,抗击西夏并立下战功。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岳州知州,此人精明能干,擅经营,来到岳阳后,凭借岳阳地处水路交通要道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和实业,兴建公共设施,兴办学校,大力推动了岳阳的经济发展,岳阳城内旧貌换新颜,他的执政措施深得人心,受到百姓称赞,结果两年时间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治为天下第一”。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

四、范仲淹扬名岳阳楼。范仲淹和滕子京是同榜进士,做官后又同在御使台为谏官。庆历改革之际,滕子京又被人弹劾,范仲淹宁愿辞官为滕子京辩护,后多有交集,可谓患难之交。

岳阳楼修成后,滕子京写信给好友范仲淹,请他作记,共襄这“一时盛事”。随信还送了一幅《洞庭秋晚图》,供范仲淹参考,说是“涉毫之际,或有所助”。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小时去太湖玩过,后母亲改嫁,又随继父到洞庭湖畔的澧县和安乡县读书,所以对太湖、洞庭湖的风雨晴晦自然变幻非常熟悉。其时,范仲淹因“庆历新政”失败,已于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贬谪为邓州知州。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范仲淹,借楼写湖,凭湖抒怀,一气呵成写下《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从此,岳阳楼伴随着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不朽名句而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岳阳,洛阳,三位洛阳历史名人成就了岳阳楼之盛名,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千秋佳话。

所有这些,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缘分。

综上所述,湖南岳阳楼的建设、命名、重修、作记等均系洛阳人所为。今日岳阳楼名扬四海,仅每年旅游门票收入亦颇为可观,洛阳人尤其是范仲淹功莫大焉。鉴于此,笔者设想,可否在范仲淹墓园北侧的万安山麓,抑或洛阳其他合适地点选址,规划建设一座仿古楼阁,命名曰“洛阳楼”。首先,铭记为岳阳楼做出历史性贡献的三位洛阳先贤;其次,为范仲淹文化旅游区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亮丽看点;再次,也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增添一处地标性名胜;最后,可邀全国顶级文化大家撰写一篇作为《岳阳楼记》姊妹篇的《洛阳楼记》,将其来龙去脉,历史轨迹,现代意义等“作文以记之”。同时,恢复建设唐代名相、文坛大家张说墓园。

诚如是,辽阔神州大地,南有湖南岳阳楼,北有河南洛阳楼,一北一南遥相呼应,相映生辉,万安山乃至洛阳文化旅游则如虎添翼,或可永载中华文化史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