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洞档案
编辑|树洞档案
悄悄问一下大家,有没有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手机偷偷浏览过色情网站?
你会不会因为怕被人发现,还偷偷地删除浏览记录?
你不会天真的以为删除记录以后就真的没有人知道了吧,一位大学生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浏览不良网站,不是只有天知地知我知,其实还有你知。
浏览不良网站,被学校通报批评
小王是一名大学生,他宿舍一位男同学因为偷偷浏览不良网站,竟然被学校的管理发短信进行警告。
短信内容更是直接明了,管理员先是亮出自己的身份,然后说这位同学已经在不良网站有过33次的浏览记录了,希望他能自重,这位网络管理员根本没有顾及面子的问题。
在收到这条短信之后,小王的室友便不再敢继续浏览这些网站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学校竟然发布了一则通知:
收到过校园网管理处通知的同学,需要去听讲座。
此时这位室友简直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校园网都是实名制的,学校也知道具体是哪位同学浏览的不良网站,所以说他就算不想去也不行了。
无奈之下,室友只能硬着头皮全副武装之后,十分尴尬的走向讲座厅了。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这位室友还十分严肃的跟其他朋友说,一定不要乱翻网站,说不定在你不知道的某个瞬间,你就已经被监控了。
偷偷浏览不良网站会被谁知道?
大部分人在偷偷看完不良视频后,随手把搜索记录删除都已经成为习惯了,不过有人会忘记把浏览记录删干净,如果被人无意中看到,那也是十分尴尬的。
只不过就算你把记录全删了,也还是会被人知道的。
01 输入法
只要你搜索东西,那么一定会用到的就是输入法,相信大家应该都体验过输入法的记忆功能。
当你打某句话成为习惯时,那么你的输入法就会牢牢记住你的这些习惯,可以说,你打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输入法都会帮你时刻保存着。
哪怕是你胡乱搭配的词语,你会发现,它们也牢牢的躺在输入法的记忆框里。
有人会说,这输入法也太贴心了吧,都能记住你的喜好,但其实贴心的不是输入法,而是他们背后的管理员。
02 浏览器
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你上一秒在网上搜索一样物品,下一秒就会出现在你的购物平台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显然,浏览器会同步整理你的搜索记录、上网账号以及账号密码等信息。
即使你设置了无痕浏览的模式,这也只不过是它不在本地保存你的记录而已,但事实上,它们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对你的记录进行云备份。
包括你在浏览器中的每一个操作指令,每一个举动以及点开的每一个网页,不仅如此,它还有可能会把你的这份记录完完整整的分享到别的网站上去。
如果你搜索到某些不良网站,那么浏览器大概就会自动弹出“存在病毒风险,请谨慎访问”的标语,那么这也就说明,这个网站是存在风险的,最后肯定会收到另一端网络管理员的注意的。
03 网站
相信大家对于http/https不陌生,这就是所有网站开头的字母,但是你以为这就只是几个字母这么简单吗?
http的含义是超文本输出协议,明文发送;而https就是在安全地传输层上发送的http,以加密的方式发送相关内容。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明文和加密。
你在浏览一个网站的过程中,不论你是什么时间点开的这个网页,又或者是你在这个页面停留了几分钟,这些都被网站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04 网络
不管你人在哪里,也不管你使用的是wifi或者流量,你所浏览过的网址都会被网络及时传到网络管理者的资源库中。
如果你是用自己的流量,那么你的浏览历史就会被运营商知道,但你要是连得公司网络,那么可就要小心了,你的浏览记录很有可能就会被公司的网络管理者看到。
不过这里传送的也只是浏览网址,其中并不包括你看到的具体内容。
浏览不良网站本人信息会被查出吗
有人会说,就算那些管理员能够看到我的IP地址,那他也不一定就能查出我的具体信息吧,要是这样想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2019年2月,湖南常德的一位男子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一个“翻墙”软件,并且把该软件下载到了手机上。
紧接着该男子就开始使用该软件非法进入外国网络,并且浏览了一些“色情网站。”
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使用多少次,就被警方发现了,后来警方根据用户的手机号确认了该男子的真实姓名以及家庭住址,随后便上门对其进行行政拘留。
因为你在浏览不良网站时,泄露的不仅仅是你的IP地址,就连你的手机号码也会被“深挖”出来的。
毕竟现在注册手机号都需要实名制,一旦了解到你的手机号码,就轻而易举的能够知道个人信息、真实名字,甚至是家庭住址等详细内容。
网络之外不是不法之地,你在网上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网络警察看的清清楚楚。
浏览“黄色网站”会陷入什么问题?
网上曾有一个相关的案件:
一位警察接到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报警人是个20出头的大学生,到达派出所之后,他十分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在看不良网站时,竟然看到自己成为了其中的主角。
根据相关的了解,这位男孩很有可能不是第一次浏览这类软件,警方怀疑,这位男生很有可能是遭到了“恶意换脸”的情况。
不良网站的目的是盈利,他们在引导用户点开的时候,或许正在利用高科技对用户的利益进行侵犯,除了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之外,它还存在着其它的风险,最后甚至会骗走你兜里的钱。
频繁收到垃圾短信
正常情况下,如果你首次登陆一个新的网站时,那么网站会自动引导你注册账号,而且还都是实名制的,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以及身份证号等。
而后台在收到这些信息之后,就会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进行二次销售,把这些个人信息一律打包卖给其它的平台或者机构。
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开始频繁的接到来自各行各业的电话或者短信。
当你的手机频繁收到垃圾短信的时候,这其实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很有可能你的信息和资料都已经被暴露了。
而长期浏览不良网站的用户也会发现,自己会收到一些奇怪的短信,其内容大概是“传奇类游戏”、“线上博彩”等相关信息,而且这些短信的格式也十分特殊,经常会出现特殊符号,信息乱码,甚至还会附带一张花里胡哨的图片。
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不用怀疑,你的手机号码已经被网站盗用,他们这边给你发送网络赌博的广告,另一边又将你的信息转手卖给他人,实现资源共享。
手机异常卡顿
正常情况下,手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因为软件运行的原因,是会有一点点的卡顿的。
如果你某天突然发现自己手机变得异常卡顿,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病毒正在入侵你的手机。
虽然你可能不会因为几条陌生短信掉入他们的陷阱,但是如果你长期浏览这些不良软件的话,手机也还是会变卡的。
因为这些软件里面有许多广告以及各种小窗口或者链接,一不小心就点进去了,手机中就会弹出各种看不懂的东西。
这些信息虽然当时被你关闭了,但是它们会分许多小文件偷偷藏在你手机的缓存文件中,有时你会发现自己相册中还会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图片。
有人在浏览网站时,会经常性的翻找图片或者视频,网页的多次跳转,会使手机进行快速的计算和频繁的操作,时间长了,留在手机里的垃圾碎片越来越多,手机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卡。
SIM卡扣费异常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电话,每月按照自己的套餐交话费,交够一个月的就不用再担心本月的话费了,很少有人会去特意研究自己的电话费是否异常。
而这也就让不良网站钻了漏洞,他们利用用户的这种心理,快速的消费用户的话费余额或者是流量数据。
大多数人在意识到手机欠费时,就会自动去充话费,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不良网站捣的鬼。
更可怕的是,这些潜在的病毒还会对手机支付动手脚,比如说你给手机充了几十块钱的话费,但是却迟迟没有收到营业厅发送的缴费信息。
此时打电话过去询问工作人员的话你会发现,在你充值话费的时候,你的充值业务不知为何被迅速取消了,至于钱去哪里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手机会被远程操控
之前网上有人爆料,自己的朋友在浏览不良网站时,不小心点到了画面上的弹窗和一些链接,于是没多长时间,他的手机就开始自动下载一些莫名其妙的软件。
仔细一看,手机主页上多出了几十个不知名的APP,更可怕的是,这些APP能够读取他的短信、相册等内容,从而盗窃他的个人信息。
这位朋友还说,自己根本没有触碰手机,不知为何微信就会自动打开,然后开始刷一些根本没关注过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能够肉眼见到,手机自己在那滑动,一会翻一下,一会划一下,就像有人在玩手机。
不良网站是如何骗钱的?
利用个人隐私谋取暴利
比如说,一些民办的初中或者高中,他们在招生的时候,是没有优势的,不仅教育质量不高,而且学费还特别贵。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肯定会优先选择一中或者是排名靠前的学校,那么为了自己的招生名额,这些学校很有可能会想办法购买家长的手机号以及个人信息,然后打电话宣传自己的学校。
问题来了,这些学校从哪里获得家长的个人信息呢?
在学生小升初或者中考结束后,许多家长由于急着帮孩子选学校,他们就会在网上搜索一些学校的基本资料,此时一些网站就会伪装成官方的咨询平台,吸引学生和家长填写个人信息,
紧接着这些网站就会把获得的个人资料转手卖给学校。
除了会盗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之外,有的APP还会要求获取用户相册和录音的权限,其中就很有可能藏着心术不正的软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些私人照片和音频。
至于他们获取这些有什么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上面提到的,大学生在某网站看到自己的实例来想想,还有人会把这些图片用于一些商业活动。
网赌广告
网赌顾名思义就是网络赌博,但归根究底就是诈骗和抢劫,他们其实本质就是一本万利的非法组织。
那些在背后操作的人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操控网络赌桌上的牌,他们想让你赢你就能赢,如果人家不想让你赢,那么很有可能,你会输得倾家荡产。
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网络赌博,而是网络诈骗。
现如今的病毒,有很多就连手机管家都查不到,更别说阻止它们了。
为了自己的信息安全,大家最好不要去浏览不良网站,更不要以为自己偷偷把历史记录删了就没事了,那也只是表面功夫,事实上,当你点进去的那一瞬间,你就已经被“盯上”了。
总而言之,浏览不良网站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如果长期浏览,甚至还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一旦遭受诈骗,钱财丢失,到时候后悔都已经晚了。
大家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不良网站的危害,维护净化网络环境。
不良网站百害无一利,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决对它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