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有一种神秘的文字,它自问世就引起世界轰动。百年来,这个星球上最智慧的头脑,为了研究它,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终不能窥见其究竟。更离奇的是,似乎有某种神秘的诅咒,使得研究它的学者,都一个个先后惨遭死亡。它不是幻化夸大的埃及木乃伊,也不是古墓深处被施了魔法的地狱之门,它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是数千年前先人生活遗迹的记忆。它就是中国独有的甲骨文。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专指商代晚期各个诸侯王所遗留的”卜辞”。如今,随着甲骨残片的数量增加和甲骨文意的释读,这种说法已被学界所否定。甲骨文见证了商朝历史的兴衰荣辱,是商代的文化产物。虽然来自河南贾湖村的”刻符文字”早于殷商契文4000多年,但殷商甲骨文无疑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然而,甲骨文虽是商文化的见证者,但严格意义上的甲骨文并非是商朝独有。随着考古发现和资料的解读,现已确定,商朝以后的西周和春秋时期,也有甲骨文出现。可以肯定的是,甲骨文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不会凭空出现,更不会瞬间消失。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最早的兴起猜测

如同仓颉在某次外出狩猎时灵感大爆发,想到了用”图形符号”代替结绳记事的记述方式。甲骨文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甲骨文是”甲骨”和”文”的结合,甲骨是书写材料,是文字的载体,一般是用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文是甲骨文的主体,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有拿刀镌刻其上的,也有用笔墨书写的。所以甲骨文并非全部都是用刀镌刻的。

现在基本可以断定的是,甲骨文的出现一是偶然性发现,二是因为殷商的占卜文化。应该说是殷商的占卜文化在前,也许某一次人们偶然发现被傍晚的篝火熏烤过得乌龟背甲裂出了可以判断吉凶的纹路,这样的纹路每次都不一样,用它来预测事物的吉凶再合适不过了。

逐渐的,人们发现光是知道预测结果还不行,如果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做一个指导借鉴,那就更好了。于是,人们想到了用一些简单字符去记录预测结果,所以完整的甲骨文应该是包含占卜线条和”卜辞”两大内容。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商人的迷信习俗令人惊愕。上至国家政策的出台,政令征伐等一切国家大事,下至普通老百姓的私人生活,比如祭祀、节气、庄家的收成、狩猎、打仗、生孩子、生病、出行等等都要求神问卜,得到正确的占卜结果后,才决定一件事的行止。朝廷为此设置专门的占卜机构和机构的负责人(卜官),在商代,有卜辞的甲骨非常珍贵,是作为国家档案一样的被专门保存于窖穴中。直到形成成熟的甲骨文,这个过程大概一直持续到殷商晚期。

甲骨文如何被发现的?

在今天的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最早的今人所见的甲骨文。小屯村是殷墟的代名词,这里曾是商朝都城的中心地带,从北宋开始,就不断有出土商代的青铜器,所以在这个地方出现甲骨文是合情合理的。但具体最早何时出土,目前已无可考。也许在商朝灭亡之后的西周、春秋战国就有出土,也未可知。只不过一来收藏之风不像今人如此浓厚,就算偶有出土也不足为怪。再者,甲骨文字形字意的解读,即便是专门从事殷商文字研究的学者,也不能尽知,更别说古人了。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被发现且引起重视,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目前学界已成定论的是,王懿荣是中国发现甲骨文且看懂甲骨文学术价值的第一人。王懿荣(1845-1900)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鉴赏家,书法家。王氏为光绪朝的进士及第,官至国子监祭酒(古代管职,国家最高学府的负责人)。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时任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拉着夫人和儿媳投了井,以此明志。

王懿荣从小对金石之学如痴如醉,泛涉史书且过目不忘。王氏与清末的翁同龢、潘祖荫、吴大徵、罗振玉等人是好友,经常一起交流鉴赏心得与体会。《汉石存目》、《古泉选》、《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等皆是王氏著作,王懿荣以”博学善藏”著称于当时,”典衣还惹群书债,折券时蒙小贾羞”说的就是王懿荣”好古成魔”的艰难境况。

王懿荣如此痴迷于收藏古物,最终使得他成了发现甲骨文及甲骨文价值的第一人。与其说是王懿荣偶然间发现甲骨文残片,倒不如说是王懿荣这种”嗜金成魔”的鉴藏精神,使得甲骨文选择了他。王懿荣是甲骨文的伯乐,最初发现甲骨文还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说王懿荣当时生大病,大夫开了一副中药,里面恰有”龙骨”这味药。龙骨入药,古已有之,不足为奇,当仆人将药抓回来以后,王懿荣偶然翻看,在龙骨上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也许是职业敏感使然,也许是沉睡几千年的甲骨文冥冥之中在召唤着王懿荣,他立刻觉得这不是简单的龙骨。待派人打探以后,王氏将药店中的所有带字龙骨购回。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一说光绪年间的山东古董商范某,在安阳得到了一些带字甲骨,路过京城时,听闻王氏酷爱收藏古物,遂将甲骨转手卖与王氏,王氏大喜。其后,又有古董商赵估等人将甲骨售与王氏,数量前后共计达一千多片。这一点,王懿荣的次子王汉章在《古董录》中明确有记载,说”估取骨之稍大者,携归京师,为先公述之,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另外,刘鹗的《铁云藏龟》中也记载了这件事,甲骨自出土后,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值留之。

综合两种说法,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接近甲骨发现的真相。因为生病煎药偶得甲骨,太牵强,何况王氏作为高官,怎么会恰好去看抓回来的药材呢。王懿荣虽然为发现甲骨文及其价值的第一人,但是早在王懿荣之前的数百年,小屯村就有了挖甲骨充龙骨做药材的先例,当地的小屯村人早已习惯了以这种”龙骨”充药卖钱。待到一些稍微有鉴赏眼光的古董商发现,再转手到了王懿荣手里,这样的事情逻辑才合情合理。

《铁云藏龟》—关于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

王懿荣生前共计收购了甲骨大约有1500余片,按照王氏的习惯,原本打算再收集全面一点,逐步展开研究。然而甲骨文就像给他施了魔咒一样,在发现甲骨文后的一年时间不到,时值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王氏身为国子监祭酒,为明其志,投井自杀。两年后的1902年,王懿荣的长子王翰甫因为王懿荣生前收购甲骨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最后王翰甫忍痛将父亲花费心血收藏的1500多片甲骨转卖于刘鹗。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刘鹗作为收藏大家,手中本就有不少甲骨,与王懿荣的合二为一,总共有5000多片甲骨。有了这些丰富的甲骨藏品,刘鹗于第二年开始了著述,最终从5000多甲骨中,精选了1058片,汇编成文,这便是《铁云藏龟》(1903年抱残守缺斋石印出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于甲骨文的专门著述。

《铁云藏龟》对于研究殷商甲骨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这本书中,刘鹗记述了发现龟骨兽骨文字的过程,以及详细记载了王懿荣如何收购甲骨的事情。此外还提出了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的论断,从此,以往的甲骨文只供少数收藏家观摩把玩,变成了广大学者研究殷商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在刘鹗的《铁云藏龟》出版后,曾经在刘鹗家做过家塾先生的罗振玉,以刘鹗送给他的没有著录的一些甲骨,重新影印成册,取名为《铁云藏龟之余》,在每个甲骨旁边还附上了鲍鼎的释文。鲍鼎是近代有名的古文字学专家,著有《铁云藏龟·释文》一书。虽然鲍鼎的释读在今天看来多有误解,但毕竟开启了甲骨释读研究的先河,对于后世解读甲骨文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1939年,位于上海的孔德图书馆偶然获得一批由会稽吴振平收藏的甲骨残片,经过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和为郭沫若《殷契粹编》助力的金祖同先生考证,这部分甲骨应为刘鹗收藏的旧物。孔德图书馆从中节选没有著进《铁云藏龟》的甲骨93片,并加上解读释文以后,取名《铁云藏龟拾零》。

之后,刘鹗的同乡叶氏,得到了刘鹗的遗藏甲骨1300片,他从中精选240片,拓印成书,并加上解读文字,是为《铁云藏龟拾遗》一书,再到1959年的台湾人严一萍先生重新整理编纂刘鹗版《铁云藏龟》,取名《铁云藏龟新编》,其中收录甲骨1043片。

《铁云藏龟》系列甲骨著述,是研究殷商甲骨文的重要资料。虽然相比目前的殷商甲骨文解读,其中错误不少,但是正是靠着这些最原始的资料和解读观点,使得我们慢慢的揭开了殷商文化的真面目,看到了每一个甲骨文背后那精彩纷争的故事。

目前出土的甲骨数量和解读成果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并正是收藏至今,目前总计出土甲骨有154600多片。这其中,中国收藏有127900片,中国大陆地区收藏有97600片,台湾省收藏30200片,香港特别行政区收藏89片。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后,引起全球轰动,一时间全世界各地的金石学家、古董商人、外国人都纷纷涌入小屯村大量收购甲骨。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随着甲骨收藏价值的水涨船高,小屯村当地居民以及一些文物贩子开始了破坏性极大的甲骨私掘行动。为了保护文物,1928年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在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殷墟为期十年十五次的发掘研究。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又组织日本的学者对殷墟进行强盗式挖掘,所得文物悉数运回日本。

截止2012年,目前发现的15万多片甲骨中,有26700片,流散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在这15万多片甲骨中,共计发现单字4500字,迄今为止才释读出了2000个左右。内容涉及殷商生活百态,诸如政治、军事、文化、社会风俗、历法、天文、医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甲骨文中皆有体现。

殷商甲骨文的书法特点

甲骨文的首要用途是占卜预测吉凶,但是作为一种文字载体,甲骨文也兼具书法艺术之美。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学界普遍将研究甲骨文的侧重点放在字义释读和历史资料的考究,而不太重视甲骨文的书法特点。直到刘鹗的《铁云藏龟》一书出来后,学术界才慢慢重视起来甲骨文的文字艺术之美。

刘鹗在《铁云藏龟》中首次提出了甲骨文系”殷人刀笔文字”的说法,并详细中国文字从古籀演变到隶书的过程。从此,甲骨文由少数殷商学者的历史研究逐渐走到书法家的眼中。之所以说殷商甲骨文已是成熟的中国文字,是因为在殷商发现的甲骨文已经兼具汉字”六书”的书法特点,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象形上,甲骨文中的日月木火,皆是观察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用笔

画勾勒出的具有形象感的符号。如甲2940的”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即代表人字,可以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人字。又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食器甗,甲骨文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可以说是跟甗的具体形态一模一样。再比如”车”字,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与商朝时期的战车几乎如出一辙。最初的图形文字发展至殷商时期,已经鲜见图形文字的稚嫩,变得更加的有线条美感。象形在甲骨文中是体现的最清楚最直观的一种造字方式。

指事,许慎在《说文解字》说道”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个说法过于笼统,而且许慎所说的”视而可视”、”察而见意”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史在说象形字。学者高明在《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中,对指事的定义比较贴切,他说所谓指事,就是当一些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时候,利用加注标点的方法着重指出事物的要点。比如甲骨文中的”刃”字,源于”刀”字,但是必须在”刀”字上加一点注解,才能更加形象的体现”刃”的含义,所以甲骨文的”刃”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这样看来就很明确了。再比如”本末倒置”的”本末”二字,”本”为在”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字上加一横,表示树木的根部,”根为本”这是今天依然沿用的说法。而”末”的含义为树木的梢部,所以甲骨文的”末”为在”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字下加一横。指事是早期创造文字的特殊方法,因为其局限性,并不能造出过多的字数。所以在甲骨文中指事的字体,数目并不多见,到了殷商以后的文字演变过程中,基本不用指事的手法造字了。

会意,这是与象形和指事最容易混淆的一种造字方法。会意字的发展,得益于象形字的出现。简单来说,象形是用具体图形指代世间的诸多事物,而且基本为静止的事物。而会意则是表示动态的事物形态,通常包含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复体字。理论上来说,用会意的方法造字,拥有很大的优势和潜能。如果是十个象形字造会意字,简单排列组合的方法,能够造出的字就可以造出几百上千的字形。

在殷商甲骨文中,会意字的数量仅次于形声字。比如依赖的”依”,前6.34.2中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饗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表达的是两个人面对面坐一起宴饮的情形;而甲骨文”典”字,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表达的是一个人双手捧着典册,形象的展现了”典”的含义。

形声字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形声字出现之前,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形声字出现以后,汉字走出了表意文字的局限,逐渐发展成表音文字。顾名思义,形声字是”形”和”声”的结合。一个形声字一般用一个字体表示新字的意思,而另一个字体则用来注明读音,相当于今天的拼音。形声字与会意字虽然都是两种字体结合,但是形声字多了一个”注音”的步骤,这是一种极大的突破。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形声字的比重在甲骨文中占比很大,比如甲骨文的”得”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再比如”娥”字,甲骨文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诸如此类的还有”商”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宫”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龙”写作”

甲骨文的来历(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甲骨文中,转注、假借的”六书”法也经常出现。足以说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汉字。自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延续到纣王亡国的273年里,甲骨文也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武丁盛世的甲骨文”雄伟期”,书写风格张扬恣肆,起笔处多呈圆形,雄劲之感,跃然甲骨之上。商末年的”严整期”,笔法细瘦,书写自字体中央左右陈列,有对称之美,严格来说,这时候的甲骨文已经有很强的书法意识了。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甲骨文是数千年的先人留给我们最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或许那个时代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惊叹于世的科学技术,正好藏在甲骨文中,随着日后甲骨文字破译工作的突破,这些秘密最终会大白于天下,到时我们必将看到一个波澜壮阔的殷商风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4400@trc20.tw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馅饼面怎么和(馅饼怎样做才又软又薄)

    馅饼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在春天里,应季蔬菜也多,做法也相对简单,短时间内,就能吃到皮薄馅大,香味浓郁的馅饼,很多朋友想吃馅饼,但是不会做,对和面犯起了愁,听…

    2023年4月27日
    13
  • 爱豆到底是什么梗有何深意(爱豆是什么意思)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爱豆到底是什么梗有何深意及爱豆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小句子分享:73、用不着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痛哭流涕。人生本来就充…

    生活 2023年3月1日
    17
  • 纯牛奶哪个牌子好(最好喝的纯牛奶是什么?)

    为了写好这篇回答我提早两个月开始准备,把一些空盒子收集下来做了合辑。 自己都吃了一大惊… 鬼知道我到底买了多少不同的牛奶…喝了多少吨的纯牛奶….. 我们家一…

    2022年12月16日
    49
  • 十八年之久)(经历了110个国家(玄奘西天取经一共多少年)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十八年之久及经历了110个国家及玄奘西天取经一共多少年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小句子分享:12、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

    生活 2023年3月4日
    11
  • 张幼仪简介:(商业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张幼仪简介:及商业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小句子分享:2.有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就会觉得担子变轻。 …

    生活 2023年4月8日
    14
  • 三种人不宜挂五帝钱(五帝钱哪些人不适合佩戴)

    什么是五帝钱? 五帝钱有大五帝钱与小五帝钱之分,大五帝钱指的是秦半两、汉五铢、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现在说的五帝钱一般是指小五帝钱,是顺治通宝、康熙通宝、…

    2022年12月6日
    197
  • 三国里的孟达是谁(孟达属于哪个国家)

    孟达和法正是老乡,两人原是郿县人。汉末大乱,关中地区饿殍遍地,孟达和法正结伴入蜀,归于刘璋帐下。 由于孟达和法正都是“外来户”,所以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两人心意不平,对刘璋耿耿于怀…

    2022年11月26日
    59
  • 候补购票太坑了(为什么今年的火车票都是候补)

    候补购票太坑了引无数人吐槽,但也有人说真的候补成功过,这个候补购票是因人而异的,当你的站点有人退票时,系统会根据先后顺序给候补票。那么,候补如果没人退票可以上车吗?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2022年10月24日
    79
  • 美剧排行榜2022(十大最好看美剧排行)

    众所周知,美剧的制作水平向来很高。各种类型经典美剧都有着大量忠实粉丝,尤其是美剧擅长的科幻、刑侦、喜剧等题材更是惊喜不断。 今天为大家盘点均分9.5的顶尖火爆美剧,精选流媒体Net…

    2022年12月18日
    46
  • 排第五(复仇者联盟3票房世界排名:票房高达20.45亿美金)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排第五及复仇者联盟3票房世界排名:票房高达20.45亿美金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小句子分享:53、天天晨练不仅为了健身,也为了…

    生活 2023年3月2日
    2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