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五大山脉(台湾中央山脉坐落在哪里)

台湾五大山脉(台湾中央山脉坐落在哪里)

台湾岛形状狭长,从东到西,最宽处只有144千米;由南至北,最长的地方约有390多千米。全岛总面积35 788平方千米,地形像一只纺织用的梭子。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 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这些山脉的走向都是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湾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以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渐次地向东、西海岸跌落。 但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就形成了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东山地 由中央、玉山等5条山脉组成高原状地区,面积约22914。74…全部

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这些山脉的走向都是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湾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以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渐次地向东、西海岸跌落。

但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就形成了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东山地 由中央、玉山等5条山脉组成高原状地区,面积约22914。74平方公里。中央山脉偏于本岛东侧,纵贯南北,长达320公里,宽80多公里,诸主峰均在3000米以上,成为全岛的脊梁和分水岭。

区内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四周云雾缭绕,银装素裹。阿里山脉山势则比较平缓,主峰大塔山顶部平坦,是著名风景区。

山地之中也有不少盆地和狭窄的平原,较大的有宜兰平原,面积300平方公里。除了山脉之外,台湾还是一个多火山的岛。著名的有大屯山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澎湖火山群等。 台中丘陵 由阿里山脉以西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和盆地组成。

东部为丘陵,西部为盆地。本区盆地很多。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台北盆地约245平方公里,台中盆地约400平方公里,均为重要农业区。 台西平原 由西部滨海地带的冲积地所组成,北窄南宽,面积约8000多平方公里,主要有嘉南平原和屏东平原。

嘉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长180公里。最大宽度约50公里,面积4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3250平方公里,占全省耕地总面积35。2%,为农业最盛、人口最密的地区。屏东平原为高屏溪的冲积平原,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是台湾第二大平原。

台湾地区人多地少、人口稠密。到2001年底,台湾总人口为2240万人,男性1144万人,女性为1096万人,性别比例为104。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9人。 长期以来,台湾人口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1946年时,台湾总人口为609万人;1958年超过1000万人,1989年超过2000万人。此后人口增长放慢,2000年为2228万人。不过,就人口自然增长率观察,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

1965年以前,台湾人口增长率一般在3%以上,此后到70年代末保持在2-2。9%之间,8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1991年首次降至1%以下,2001年为0。6%。 二战后,台湾人口的出生率也经历了高增长与逐步下降的过程。

1949-1959年,台湾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其中1951年近5%。196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到4%以下,1967年下降到3%以下,1984年以后降至2%以下,此后基本上保持在1。

5%左右,2001年为1。2%。台湾人口的死亡率基本上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速度略慢。1951年以前,台湾人口的死亡率在1%以上,1949年以后降至1%以下,1970年以后降至0。5%以下,此后基本稳定在0。

5%左右,2001年为0。6%。 台湾人口的年龄结构有老化的趋势。到2001年底,0-14岁的人口比例降到25。8%,15-64岁的人口比例上升到67。4%,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至6。

8%。其中,年龄中位数为28。2岁,抚养比为48%,年龄老化指数上升为26。4%。 台湾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人口区域分布和城乡分布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的基本特征。

各地人口密度差别甚大,占台湾面积三分之一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仅有20多人。内陆的山区县南投县,面积占台湾总面积的11。4%,而目前人口只占台湾总人口的2。4%左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33人。

东部的花莲与台东两县,面积占台湾总面积的22。6%,而人口所占比例不到3%。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00多人,是台湾人口平均密度的8倍。尤其是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台南市人口更为集中,7个城市的面积占台湾总面积的2。

9%,而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3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50人,是台湾人口平均密度的10倍。其中2000年,台北市与高雄市人口密度分别达到每平方公里9737人与9704人。到2002年,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县市分别分台北县(362。

5万人)、台北市(263。4万人)、桃园县(177。7万人)、高雄市(149。4万人)、台中县(150。6万人)、彰化县(131。2万人)、台南县(123。2万人)、高雄县(110。7万人),台中市也达到99万人。

台湾的人口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1965年起,台湾开始实行“家庭计划”,主要包括对青年男女结婚年龄、生育年龄等加以限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不算少,两个恰恰好”的政策。此后,台湾育龄妇女的生育率逐渐下降,对缓和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人口增长的下降,引起人口老化与新增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因此台湾当局于1990年修订“人口政策纲领”,提出“两个恰恰好,三个不嫌多”的政策,放宽妇女生育率。近年来,台湾当局又进一步采取鼓励生育政策。

人口构成 台湾也是个多民族地区,主要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 高山族等民族。其中97%以上是汉族。汉族人口中,以闽南人和客家人为两大分支。闽南人原籍以福建泉州和漳州人最多,客家人原籍以广东的梅州和潮州人最多。

高山族是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于台湾的高山族起源说法不一,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台湾高山族的祖先是从祖国大陆迁到台湾的。台湾高山族包括平地高山族与山地高山族两部分。高山族人口总量一直呈增加趋势,但所占人口比重却不断下降。

依人口普查资料,1905年,高山族人口为11。3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3。6%;1945年,高山族人口为16。7万人,占总人口的2。5%;1998年,高山族人口为3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降至1。

4%。到2001年,台湾高山族人口突破40万人(41。5万人)。 台湾高山族主要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雅美族、赛夏族与邵族(原称曹族)。 阿美族,古称“阿眉族”,现有人口约15。

4万人,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东部,即花莲县与台东县山区,多数已登记为平地山胞。 泰雅族,现有人口约8。4万人,为高山族第二大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及中央山脉北部,集中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与花莲等县山区,约有200多个村落。

排湾族,现有人口约7万人,是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布分在台湾南部的屏东县与台东县山区。 布农族,现有人口约3。5万人,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的南投、高雄、花莲、屏东与台东县山区。 卑南族,现有人口约9000人,由八个社组成,主要分布在台东纵谷山区。

鲁凯族,现有人口约1。5人,分布在台湾南部的的高雄、屏东与台东山区。 曹族(1998年台湾当局改为邹族),现有人口约8000人,分布在台湾南部的南投、嘉义及高雄县山区,现主要居住在日月潭附近。

雅美族,现有人口约4000多人,属父系社会,有六个部落,分布在台湾岛东部的兰屿岛上,是台湾惟一居住在海洋岛屿上的原住民。 赛夏族,现有人口约3000人,分布在台湾北部的新竹及苗栗县山区。

邵族,现有人口仅数百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少的一支,分布在台湾中部的南投县东南湖畔的德化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