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商品是什么意思(购买预售商品当心问题多多)

告诉你 一个真实的市场

购买预售商品 当心问题多多

消费者应多留心眼 避免踩坑有效维权

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各种大闸蟹、月饼预售活动纷纷上线,预售商品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记者了解到,关于预售商品存在问题的投诉不在少数,那么,消费者该如何规避预售风险?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采访。

“预售”是指在产品未上市前进行的销售活动。预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费者先付款,然后再由卖家送货;第二种是消费者在预定时间内,将预付款项转化成实际支付款项。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商品还未进入市场流通前,就已经被销售完成,这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风险。

市民张先生近日在网上预订了两盒阳澄湖大闸蟹,商家称阳澄湖开湖后可送货,“今年我换了品牌,去年我在网上买的预售大闸蟹,等到取货时却告知我买的型号没有,只有更好的一档,需要加钱才能提货,可是送到家的螃蟹品质也不好。”本市消费者高女士也诉说了自己购买预售商品出现的问题,她不久前在网上下单一件上衣,页面显示是预售款,31天内发货,但是高女士等了一个多月卖家都没有发货,“我联系卖家,被告知工厂还没出货,需要继续等待,结果等到立秋都过了,我这夏装还没到呢。”记者了解到,最近各种购物节电商平台都出现了预售的“新玩法”。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商家的资质审核、消费提示、监督管理等环节的疏忽,预售环节也出现了发货时间过长、质量参差不齐、低价引流等问题。

既然预售模式颇受诟病,为何还在网上大行其道?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大量的预售商品具有优惠、性价比高等特点,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另一方面,这类商品大多是网红、著名主播推荐,具有很强的用户黏性。另外,通过预售,商家可以预先锁定一批顾客,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库存压力。总的来说,商家若能做到不违约、品控好、经营优,消费者能从中收获更好消费体验,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电商越来越多地采用预售的方式出于几点原因:第一,新品上市前,电商能够通过预售提前获得大部分销量,并且根据销量预定的数据更好地指导生产产能,避免货品积压,让商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二,消费者需要付定金,一旦支付了就不能退,那么肯定要购买。第三,对于商家来讲不仅通过定金锁定销量,还能提前回笼部分资金。同时,当前网上预售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能退换、不退预付款等不合理的形式条款;提前注明发货日期,但到了该日期还不能发货;商家临近发货期发现销售业绩不理想,就找借口单方面撤销订单,让消费者承担试错的费用;商家没有明确标明“预售商品”字样等等问题。

曹磊认为,消费者如何能够避免踩到预售的坑,不仅仅需要消费者的“火眼金睛”,更需要电商平台、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三方的共同协作,才能遏制预售的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在网络购物时应多留些心眼,在下单前询问清楚相关信息,仔细查看评论。另外消费者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利益,商家单方面延迟、取消发货是违法的,而没有注明预售信息的情况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不支持退货等条款也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留好购物凭证、聊天记录等,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监管部门举报,用合法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本报记者 郑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