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故事(西施的历史故事)

西施的故事(西施的历史故事)

富有传奇色彩的吴越争霸史,是文学创作极好的素材。

而西施因其拥有绝世的美貌,并作为历史上爱国女性的杰出代表,更受历代文人的追捧与青睐,或以诗吟之,或以词赋之,或以文述之,或以曲咏之。

民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文学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代,除了改良传统的诗词曲赋之外,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新的文学形式也得到了兴起和发展,中国近代文学中增添了童话、音乐剧(剧本)、话剧(剧本)等多种形式。

这一时期,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定的态势中,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文学更突显出了政治性和战斗性,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平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背景下,蕴含爱国元素的历史题材成为民国时期文学创作最为热门的素材,西施相关的史料、传说、故事即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阅览收集到的民国时期文学出版物,根据西施相关题材改编的文学作品几乎囊括所有门类,现择取几种选介于后。

西施的故事(西施的历史故事)

童话《献西施》

《献西施》为《童话》丛书第一集第四十四编,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12月初版、1924年9月第六版发行。

《献西施》图文并茂,文内配有多幅插图,如夏禹王像、大禹陵、太湖、钱塘江等。其中西施出场的一段是这样描述的:“越王打听得吴王好色,便在本国诸暨县南苎萝山中,得到两个美女,一名西施,一名郑旦,献与吴王。西施、郑旦原是樵柴的女儿,生得美丽无双。越王召进宫中,衣以锦绣之服,教以修饰之方,越显得羞花闭月之容、落雁沉鱼之貌。使相国范蠡,伴送他们至吴,献与吴王。”作者根据吴越争霸的史料与西施的传说,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浅显平实,非常适合少儿阅读。

作者在创作童话时,十分看重少儿读者群对作品的好恶,他在《童话》丛书序文中说到:“并加图画,以益其趣。每成一编,辄质诸长乐高子,高子持归,召诸儿而语之。诸儿听之皆乐,则复使之自读之。其事之不为儿童所喜,或句调之晦涩者,则更改之。”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少儿读者群,西施入吴宫后的情景,作者没有象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进行大量的描写与渲染,只是简略地一笔带过:“吴王更造姑苏台、响屐廊,使西施、郑旦住了,朝歌暮乐,不理国事,国内越发不太平了。”这样的简述既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连贯性,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性。

《童话》丛书由孙毓修创办于1908年,并一直坚持到1916年,共编写了77册,其后由茅盾、郑振铎续编,是五四以前我国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学读物。孙毓修(1871-1922),字星如,一字恂如,号留庵,自署小渌天主人,江苏无锡人,茅盾评价其为“中国有童话的开山祖师”。

历史歌剧《X光线里的西施》

1932年10月由平民大学出版部出版了一本历史歌剧剧本《X光线里的西施》,由北平西北书局印刷发行,剧本作者林卜琳,校订者蒲伯英。

由署名徐凌霄所作的序文中可知,作者林卜琳在本书出版前半年已去世,“生不得志,天不永年”,可见作者去世时年事也不算高。林卜琳,字唐甫,其余生平不详,但从序文的描述中可想象到作者是一个对戏剧有浓厚兴趣而又颇有造诣的人,“于新旧戏剧皆有浓厚之兴味,深远之努力”,“既能批评且能表演,既研艺术,复佐蒲君建设新明戏院,管理及营业诸事备于一身而井井有条,懋昭成绩”。蔳君即校订者蒲伯英(1875-1935),别号观场、止水,四川广安人,光绪进士,受“五四”新思潮影响,曾创办《晨报》宣传新文艺,热衷于戏剧活动,经营北京新明戏院,而鲜为人知的林卜琳当年正是蒲伯英的得力助手。

正是因为林卜琳有着丰富的戏院管理和组织经验,所以在他创作的剧本中,人物的化妆、服饰,及舞台的道具、布景等,都交代得十分细致。如第一幕中西施的形象设计为“年十六七,绳笄着次,都和东施一样,但不另加别的首饰,玄色的纯认要另镶白绢的边,红锦带,黑履青饰,看她的容颜要比郑旦还觉艳丽些,不过神气幽静,好象是落落寡合的样子”。而第二幕在吴宫中的西施,则又是另外的造型,“年华比前幕约长四五岁,更是多愁多病的样子,头上着副笄,袆衣,黻领,大带……头上要加戴用白羽垂覆的首饰,衣外要另罩用翡翠羽毛作的装束”。更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说明了三幕舞台布景:第一幕诸暨苎萝村、第二幕吴国馆娃宫、第三幕姑苏城外。

此外,作者结合人物、场景的不同特点,给每一唱段配了不同的曲调,大多选自京剧、地方剧种甚至民歌的唱腔,如京剧中的西皮、二黄、四平调等,山东的梨花大鼓,河北民歌中的小放牛调,因此本历史歌剧显然不同于西方歌剧,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汇集了中国多个曲种的综合戏曲剧。

作者最后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越国胜利后,西施在勾践及夫人对其褒贬不一的情形下,在范蠡暗示性的目光注视下,无奈离去。

演义小说《西施艳史演义》

1934年10月上海新民书局出版了演义小说集《四大美人》。

其中首部为《西施艳史演义》,共18 章,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中作者多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充分肯定了西施的美貌、人品与功绩,盛赞西施“在古今来美女之中,可算是首屈一指了”,“她为国雪耻舍身报仇的一副义胆肝肠,非但是女界之中无人及得”,在章末点明了小说创作的目的,“在下要把西施的历史敷演出来,使社会上都知道西施是为国雪耻的奇女子,并不是忘恩负义的俗裙衩。并且,还可以提起一般人的爱国心,不至于生为一国的国民,连国耻都不知道湔雪。这便是在下编这部书的意思了”。

第十一章“苎萝访美”中作者运用小说的艺术手法,描写了范蠡寻访美女西施时的场景、心理活动、对话等,颇为生动,让读者身临其境,这其中特别提到了西施出生地,“(范蠡)这日来到诸暨地方,也不去惊动官员,带领随从人等,在馆驿息下,心中想道:‘诸暨乃是我国旧都,闾阎殷富,人物整齐,该有绝色女子。今日到此,须要用心访察。’自此日起,住在诸暨,明查暗访……主意已定,也不带随从,独自一人,步出诸暨城来,信步而行。不觉行至一处地方,只见峰峦竞秀,万壑争流,云水周遭,溪山罨画。范蠡致身其间,如入仙乡。不禁心旷神怡道:‘如此山清水秀,名区胜境,若无绝世佳人,必有倾国丽姝,吾若不仔细查访,空负此行矣。’”

需要说明的是,阅读全书后发现,此书虽以“艳史”为题,却是一部很正统的小说,全无违禁低俗的描写,取这样的书名大抵是为招徕读者的噱头而已。

小说集《四大美人》收录在魏绍昌主编的《民国通俗小说书目资料汇编》中,作者署名“甘时雨”,生平不详,疑为笔名。查阅其他资料,则《西施艳史演义》的作者另有二类说法,其一是“不著撰人”“佚名”;其二据周心慧编《中华善本珍藏文库第3辑(上卷)》,小说题下注“江东梅禹金著”,梅禹金即梅鼎祚,号胜乐道人,安徽宣城人,明嘉靖年间进士,曾知绍兴府,世称宛溪先生,戏曲、小说家,时代文艺出版社在2003年再版时作者署:[清]古吴素阉主人,而又说明作者真实姓名不可考。不过此演义小说的语言明显属于典型的民国风格,则此类署名或系伪托,也可能是民国时人根据明清古籍译写,有待考证。

四幕舞台剧《西施》

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文学研究会》丛书——《西施及其他》,包含了两部舞台剧剧本《西施》《昭君》,其中《西施》剧本创作于1932年5月,作者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他也是钱伟长、吴健雄、曹禺、江泽民等人的老师。

舞台剧《西施》共分四幕,“诸暨苎萝村的浣纱溪边,有几个浣纱女在浣纱,她们都是天真烂漫地一边工作,一边谈说着”,第一幕《浣纱女》开篇的提示场景拉开了舞台剧的序幕。接着作者根据舞台剧的特点,对于这个众所熟知的故事,在保持整体架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细节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再创作,情节进行了重组编排,从而使故事更具戏剧性。在这一幕中,场景始终固定在浣纱溪边,吴越之战的硝烟间接地从浣溪女的对话中呈现出来,而范蠡则被塑造成西施的表哥与恋人,带着寻访美女的任务与西施相会于浣纱溪边,在两人相见却都装不相识的对话中,既表现了范蠡献与不献西施的矛盾心理,又升华了西施舍身为国的美好形象。

另外,为增加戏份,作者把东施也视作美女,以西施姐姐的身份,作为主要的女配角伴随着西施贯穿全剧。另外,根据舞台剧的需要,作者在西施、范蠡、夫差等主要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上,也化了较多的笔墨进行细腻的刻画。

浏览全剧,作者总体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改编剧本,故事的主要情节也基本符合史料的载述,充分肯定了西施的爱国精神和在吴越之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然作者是吴地人,难免会有家乡情怀,所以设计了一个“霸王别姬”式的结局:越国攻占了吴国,夫差英雄般地战死,西施拔剑自刎,最后在越国军士的胜利欢呼声中谢幕。

西施的故事(西施的历史故事)

话剧《复国》

话剧《复国》,又名《吴越春秋》,1944年8月重庆初版,1946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

作者孙家琇(1915-2001),女,教授,浙江余姚人。1939年获美国蒙特霍留克大学研究院戏剧文学系硕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金陵大学、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部艺委会委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

在此之前,已有多人将同题材故事改编成不同剧种,包括由梅兰芳主演的京剧、陈歌辛创作的音乐剧等,孙家琇却又在民国末期再次改编成话剧,她在自序中道出了原委:“简单的原因就是忽然这故事同其中的人物抓住了我的想象,而且紧紧抓住,终于使我不得不借着他们表达出一些我对于祖国的热情同对于世界和平的渴望。”孙家琇是在1943年9月创作了本话剧,那时她才28岁,西施的故事强烈地引发了同为年轻女性的作者的共鸣,同时又萌发了她的艺术灵感,于是就有了这个剧本。

这是一部四幕话剧,因局限于舞台的狭小空间,作者把故事发生的地点压缩在二处:越国京都(诸暨)附近的小村——苎萝村、吴国京都(姑苏,现在的苏州)。西施出场时作者不吝笔墨大加赞美,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笔法描写了西施的眼睛、牙齿、嘴巴、面颊、皮肤、身材、神态,却又不止于西施的外在美,“而且由头至脚都焕发出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一种健康、纯洁、温柔、娴静,同爱混合起来的美”,“可以使人联想到夜晚的明月,或是刚钻出来的晨光”。

可以想象,作者本着渴望和平的愿望来撰写这个剧本,故事的结局也一定是美好的:越国胜利后,范蠡带着西施到太湖上泛舟去了。

其他

历史故事《卧薪尝胆》,1935年上海大众书局印行,选自《故事一百种》丛书,王无咎编选。

西施的故事(西施的历史故事)

国剧(京剧)剧本《卧薪尝胆》,朱双云,龚啸岚合编,1937年12月初版,由汉口市务界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汉口市剧业剧人劳军公演团联合编印。

传记《西施》,选自《历代忠义小丛书》,彭子仪编著,丛书选录了有代表性的十位人物,包括王昭君、苏武、郑成功、秋瑾、徐锡麟、蔡锷等。1940年7月由亚星书店刊印,潮锋出版社发行。

译作《西施》,原作者系20 世纪初活跃于日本文坛的诗人、作家、史学家宫崎来城,即宫崎繁吉,蜀南思飞译,出版时间、译者生平不详。全书共分十四章,除以章回小说的方式叙述故事之外,还穿插转载了相关的诗词、史料、轶闻。

西施的故事(西施的历史故事)

此外,在民国时期出版的文学刊物中,有将西施事迹收录在专集中的,或翻印出版众多与西施相关的古籍。特别是在抗战期间,西施相关的故事多次出现在各地出版的期刊和报章中,积极宣传抗战,以激励民众的爱国激情和抗日斗志,如《诸暨国民新闻》报从1937年2月15日至3月16日间,分数期连载了由报人柴绍武撰写的故事《越王勾践》。

综观以上文学作品,除极少数对西施的籍贯地有所质疑外,绝大部分作品中明确了西施的籍贯地,即诸暨县南五里苎萝村,显然这是学术界、文艺界达成的共识,当然也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