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递为秦将,拔齐破荆。赵任马服,长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贲、离继出,三代无名。——司马贞

说起开天辟地的君王,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嬴政,秦始皇的所作的的确确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他继位为秦国国君之后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将原本就强盛的秦国发展得更加强大。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随后又花费了十年统一了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为后来中原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在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对嬴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个人就是秦国名将王翦。

王翦为始皇帝鞠躬尽瘁征战沙场,攻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最终还获得了善终。值得一提的是,王翦的传奇事迹并不只如此,他的家族的后人还在后来还造了两个延续千年的豪族。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大秦名将王翦

作为战国末年的秦国名将,王翦可以说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代,商鞅变法之前秦朝一直以贵族为尊,可商鞅变法之后延续下来的贵族世袭制度被打破。

在秦国的那个年代里,只要你有能力、有战功就可以跨越阶级限制,正是因为秦国这样的先进体制,使得大批出身贫寒又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也吸引了大批东方六国之人投身到秦国创建一番事业。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王翦也不例外,他出身在平阳东乡(虽然出生在陕西,但实际上算是六国之人),后来毅然决然投入到秦军之中。

秦国对有能力的人非常欢迎,但国内的风气却是强者至上,人才的选拔非常严苛,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大浪淘沙一般。

秦军只会留下最顶尖的人才,训练强度在各国军队中可以说是最严酷的。王翦年轻时期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过人军事才华,面对秦王对他的严酷考核,他的战绩可以用骄人两字来形容。

公元前236年,王翦曾带兵攻打赵国,一口气攻下了赵国九座城池,打出了属于他的名声和威风。王翦班师回朝之后并没有停歇,在平定嫪毐、吕不韦之变中支持秦王嬴政的行动,帮助他铲除了这两个毒瘤。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可以说,王翦前期的崛起既有军功基础,也有从龙之事,保障秦国的大权全部到了年轻有为的秦王政手里。当然,这一时期王翦的才华并没有彻底显露,统一大业才是他的高光时刻。

公元前231年始皇帝开始灭国大战,王翦为秦军大将,灭韩2年后王翦从上党出击兵锋直指赵国国境。他碰到了能与之匹敌的对手李牧,奈何赵王昏聩傻傻地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自毁长城将李牧杀害。

此后,赵国再也找不出能与王翦掰手腕的对手了,没过多久王翦就成功灭赵、俘虏赵王。赵国灭亡,北方胆寒的燕国策划了一场荆轲刺秦王,结果失败了。

利用刺杀嬴政的由头,王翦对燕国发动了总攻并诛杀了太子丹,燕王喜想要反抗却无法抵抗力量强大的秦军,只得放弃华北一带逃亡辽东。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灭楚国之战中,王翦以60万大军对战项燕,倾全国之力灭了强大的楚国。总的来说,类似的战绩很有很多,王翦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最活跃的将星之一。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君听到王翦的名字后恐惧不已,仿佛他就是悬在六国的军队头上的一把利剑,击败他们如同击败土鸡瓦狗一般。当然,除王翦本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外,他的儿子王贲也同样骁勇善战。

灭魏、灭韩、灭燕、灭楚之战中,王贲都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公元前226年,王翦离一直身处赵国战场,无人可用的嬴政将王贲派往楚国用来牵制楚军。

王贲也没有让嬴政失望,灭赵之时楚国不敢北上一步。或许也是因为两父子表现得太过英勇了吧,所以遭到了小人的诬陷,差点毁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王翦的高情商与王氏家族的辉煌

平定楚国的战争中,王翦按照力量对比得出需要有60万大军的人数需求,如此才能够保障胜利。按照秦楚之间力量的对比这个军力是很正常、也很合理,但嬴政并没有听信王翦的合理之言,反而是相信了小人的谗言。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全国的兵力交给一人任何一个君王都害怕,于是嬴政开始猜忌起王翦来,后者无奈只得回家,事实证明王翦的决断正确,嬴政的判断则是错误的。

大将李信带领20万秦军进攻楚国,前期一直占据优势,可随着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多,兵力也就越来越分散,最后被项燕以“诱敌深入”逐个击破,李信自己也被杀。

后悔不已的秦王急忙去找王翦出山相助,后者虽然重新挂帅,但但君臣两人之间的嫌隙已经种下,为了自保也为了给子孙们留下退路,王翦开始自污不断地向秦王讨要各种财物。

嬴政也深知王翦的目的何在,要土地给土地、要金钱给金钱、要美女给美女,几年之后楚国被王翦所灭,但也是在此时王翦有了退意,之后史料中少有他的记载,只留下了此前的事迹而已。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平定楚国之后王翦虽不知去向,但他的儿子依然还在为嬴政服务卖命,六国被灭后王贲被封为列侯,秦始皇多东巡王贲基本都会随行,此时王氏家族的地位达到了一个巅峰。

俗话说得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人过于残酷的统治激起了民怨,一统天下不过十余年各地百姓便被逼的揭竿而起。

王贲死后,王氏一族的子孙后代王离继续出任秦国大将军,作为秦朝的将军自然要率兵平叛。可惜的是,他在与项羽的对阵中不幸被杀。

王氏一族在秦朝一度达到了巅峰,但此时此刻也感觉到了末日来临。身为灭六国功勋的后代,项羽不会、也没有理由会放过王氏一族,王离的两个儿子肩负起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分家避祸,成就两大名门望族

王离死后王家人非常着急,尤其是两个嫡子,次子王威向自己的大哥寻求着对策,长子王元则交代自己的弟弟:“你赶快召集全族人都来祠堂,尽量快点晚了就来不及了。”

没过多久,王氏一族的所有人都到了祠堂之中,时间仓促长子神情十分严肃,像是作出最后的决定一样交代家族每一个成员:“从现在开始分为两户,一户跟随我去琅琊,另一户跟随我弟弟王威去太原。”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我们分别迁到两个不同的地方重新开始,有父亲和爷爷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资产,我们就算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也不会挨饿受冻,大家赶紧回去准备。

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移”,王氏一族在秦地已经生根了,这里就是他们的故乡,要他们舍弃故乡显然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但大祸临头之时王氏一族的成员都明白,如果不这么做整个家族都将被消灭。

没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很快王氏一族便收拾好了行李,趁着局势尚好离开了咸阳这块是非之地,按照原定计划奔赴两地隐姓埋名并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分家之后,王元带着自己这一方家人落户到了琅琊,靠着祖父两辈人的财富,琅琊的王氏族人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开始在当地繁衍生息。

与自己的父亲祖父不同,王元并不是一个将才,相反他是一个读书人。在秦朝灭亡之后,王元开始深入钻研起了儒学,并成为了一位儒学大家。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除此之外,与之前的王氏家族作风不同,王元带领族人来到了琅琊之后,便开始了低调的治学生活,一起来到琅琊的子孙们也过起了读书修学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琅琊王氏一族的人口逐渐壮大,自西汉武帝时期后儒学的地位显著提高,作为儒学大家的王氏一族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当地鼎鼎有名的名门望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一族更是权势滔天,成为了与司马氏一族共同执掌天下的名门望族,南朝时期琅琊王氏的势力有所削弱,但是琅琊王氏名门望族的地位却没有动摇。

纵观整个古代,琅琊王氏一共显赫了千年,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也最知名的名门望族之一,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就是出自这个家族。

与琅琊王氏一族不同,王威率领的那一支王氏宗族留在了中原,并且在并州生根发芽,这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另一支王姓宗族——太原王氏。

与兄长王元率领的那一支琅琊王氏不同,太原王氏一族的族人们普遍以入士作为自己的目标,从汉朝开始太原王氏的后人便出将入相,比如东汉末年的王允就出自这一脉。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到了南朝之后,太原王氏一共有六位族人身居高位,更是有着三位皇后和11位宰相,太原王氏一族与琅琊王氏一族一样,都成为了天下第一等的名门望族。

从魏晋到唐朝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五姓七望”一说,这七家人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这个太原王氏就是王威一脉的后人。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取士的实行两大家族的影响力有所衰落,但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一直到唐朝末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黄巢起义后,对门阀世家展开了凶残的迫害,门阀世家从此才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从战国末年到唐朝末年,我国历史经历了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中原王朝不断更替,可是王翦的家族一直保持着辉煌,这样千年的家族在世界上都很少见。

秦始皇不让王翦班师回朝(秦始皇临死时不准王翦班师回朝)

两大家族辉煌千年离不开后人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若是没有王翦给家族打下基础,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两个名门望族的出现了,一人称赞了一个家族千年的辉煌,足见王翦的传奇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