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以及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交流中最主要的工具,对它的使用就像吃饭、喝水一样。

也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状态让很多人忽略了,“普通话”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设定的一种语言系统,它源于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一场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众多学者经过广泛地探讨,对即将推广的“普通话”设定了三重标准,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对“普通话”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那么,这个标准的确立又有何依据呢?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北方方言和北京语音,为何会受到重视?

“普通话”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正式的名称,叫做“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它是以某些方言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

我国是一个多方言的国家,从大方向来划分的话,共有七个主要的方言区,每一个都有其适用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当然,这里所说的“方言”指的是汉语的方言,少数民族的语言不算在内。

这七个方言区分别是: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可以想见,如果要从中选择一个来作为当下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那么它在简单易学的同时,也必须在使用范围、使用人数上有绝对的优势。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而“北方方言”最符合上述的两点要求。

或许有人会疑惑,从人口分布来说,明显是南方更多才对,为什么“北方方言”在地域和人数上会占优势呢?这里所说的“北方”并非地域上的分布,而是对诸多方言的一种合称。

在“北方方言”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即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

也就是说,其覆盖的区域不仅仅有全部的北方省份,还有安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分区域、广西和湖南的西北部以及江苏长江南北两岸的部分区域等等。

这一方言不仅仅分布地域最广,其使用人数也占据了汉族人口的70%以上。而在其他六类方言区里,使用人数最多的“吴方言”也才仅仅占了约7%而已。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方言”只是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它本身并非“普通话”。

在“北方方言”中同样存在着一些地域性很强的词汇,比如那句常常用来举例的东北话,“膊了盖撞马路牙子上磕秃噜皮了”,就不会进入“普通话”中。

换句话说,“普通话”的词汇大部分都是从“北方方言”中获取的,但也要经过筛选、规范的过程。

而“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的性质与此类似。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与北京语音不同的语音都是不规范的,但北京话中极多的轻声、儿化音也没有进入“普通话”的语音标准里。

之所以将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是因为“北京话”在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早在唐代时期,地处幽州的北京就是军事重镇,辽代更是成为了“五京”之一。

自金元以来,除了明朝曾短暂地定都南京之外,北京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因此曾作为官话通行南北,白话文学更是受此影响非常深。

所以数百年来,这一地区的方言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整个“北方方言”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既然选择了“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那么在语法层面上自然要选择受其影响极大的白话文著作了。

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话”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口语”。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白话文”的概念,或许与很多人的认知有所不同

“普通话”只是当下的民族共同语,在不同的时代还有不同的民族共同语,只不过称呼不一样。

先秦时代,民族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之后又被称为“通语”,明代叫做“官话”,近代称作“国语”,“普通话”是建国之后的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不仅仅是日常使用的“口语”,它也包含“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极为成熟了。

但“口语”的发展往往是比较快的,逐渐与“书面语”脱离开来,所以“书面语”就被称为文言或者文言文。这不是现代才出现的现象,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其所谓的“文言”。

唐代的语言系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人们创造了一种比较接近书面语的“口语”,这就是“白话”。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话本、诸宫调、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属于“白话”。这些文学作品几乎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语法结构,并随着北方方言的推广而流行。

近代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白话文运动”所反对的主要是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对这些通俗文学里的“白话”还是有所继承和发扬的。

所以,近代以来“白话”的流行,其实是从唐后“白话”文学作品中汲取的营养,其目的并非推翻之前的民族共同语,而是希望以白话文为基础,取代文言文作为书面语的地位。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于是,很多文学家开始以新兴的“白话”为创作语言,并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对民族共同语进行改进,将“白话”的语法逐渐规范化,形成能用来交流的书面语。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且没有成例可循,众多的文学家、学者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我们看到当年鲁迅等人的白话文作品就会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以今天的语法来说,其作品里有很多病句。

因此,“普通话”的语法标准中要求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其参照的并非探索阶段的白话文作品,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的“白话文”。

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而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依旧没有彻底完成,在“普通话”中依旧还有一些语音、语义、语法和词汇上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上就是叁肆数码小编整理的关于简要阐述普通话确立的标准依据以及过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的相关知识,还有不懂的方面可以评论区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