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财快评:深刻理解“需求侧改革”的内涵及战略意义)

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需求侧改革”,引起全国上下强烈反应和解读。多数专家学者把“需求侧改革”简单理解为提高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释放消费能力。少有学者系统解读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战略意义。

“需求侧改革”的时代背景

20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首先,这是脱贫攻坚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全国所有贫困县已经摘帽,按现行贫困货币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的物质标准,所有贫困农民将摘掉贫困帽子。其次,这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迈进新的大台阶的一年。再次,这是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一年,疫情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得不到有效控制,中国在经济、外贸、投资等领域却全面实现持续增长,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最前列,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稳定器和增长引擎,为“十四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

然而,当中国人均GDP跨过一万美元大关以后,持续高速增长的阻力越来越大。只有通过提高增长质量,才能维持稳定持续增长。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减少高污染产品产能,减少房地产及其他产品的过多库存,降低企业和社会金融杠杆以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以提高就业和财富创造能力,补短板以提供更多更优质社会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包括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技术短板。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表现出色,主要是围绕着供给侧改革这个主旋律,不仅实现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改善,城乡区域人均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同时还避免了系统性的债务和金融风险。

但是,供给侧改革只是针对商品市场“供需”关系的一个方面,市场体系的需求方面只是在“补短板”中得到部分体现。而随着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如何提高消费能力,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动态平衡”,以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是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重要战略命题。

因此,“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是市场经济深化的两个方面,必须同时考虑,才能避免结构性偏差,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需求侧改革”的内涵

“需求侧改革”是比“供给侧改革”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时候,通过去产能或技术改造就能解决,那是因为一项简单的政策就能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但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不能用一项简单的改革措施去获得预期的效果。例如,需求疲软,到底是因为老百姓缺钱呢?还是他们有钱但缺乏消费意愿呢?或是两者兼有呢?这是一个需要决策者做出正确判断以后,才能采取相应对策的系统性问题。如果是老百姓缺钱,那么,政府就应该想办法创造就业,提高百姓的收入水平,这个问题可以在经济不断增长中得到解决。如果是老百姓有钱但缺乏消费意愿,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必须系统分析“有钱”和“不愿意消费”的根本矛盾,才能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对于后面这个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居民整体存款比较高,整体消费意愿比较低,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均等,富有人群占据收入的大部分,边际消费倾向却比较低,大多数存款都是少数富人的。对占人口比较高的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不愿意”消费,是因为他们缺乏消费能力。解决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所造成的整体消费意愿低下的对应政策措施,需要通过“二次”甚至“三次”分配制度安排,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整体收入水平,降低富人人群的收入水平。近年来,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助于提高乡村和落后地区的消费能力,但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同时,如何降低同一个地区和同一个群体(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更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与公共社会服务均等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政府可以提高医疗、养老的覆盖率和覆盖深度,提高义务教育的年限和质量均等化水平,使低收入人群能够享受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福利,间接提高他们的总消费能力,通过削弱他们防范教育医疗风险的顾虑,使更多的收入能够用于普通商品的消费。

综上,“需求侧改革”内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直接需求,另一方面是间接需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直接需要永远是商品市场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需求。只有就业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才能不断增长,才能产生真正强大的市场需求能力,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增长和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伴随着收入分配不断改善,不断朝着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方向发展,持续壮大中等收入人群,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倾向和消费意愿,有效提升“供给-消费-再供给-再消费”的动态循环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发展愿景,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短期和远期发展蓝图。党中央综合判断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在坚持“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需求侧改革”,可见,这两项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就“需求侧改革”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首先,“需求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一面镜子中的另一个侧面。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降低无效或低效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化解系统性风险,增强有效供应。需求侧改革,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提高消费,才能促进生产。解决有效需求,需要创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系统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实现均等化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改革,也包括财税、城乡融合、户籍、区域、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的制度性改革。因此,“需求侧改革”是我国走向现代化新征程中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只要抓住这个“牛鼻子”,长期的政策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改革效率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提高。

其次,“供给侧改革”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过去几年,世界经济发展疲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三驾马车”拉动的局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过去三年,中国对外贸易、跨境投资、国际技术合作,受到单边主义挑战,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的战略格局。摆脱技术封锁,需要自主创新,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必须建立强大国内市场,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国内消费能力及结构变化。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代,好的政策,能够牵引整体改革的顺利进行。“需求侧改革”就是“一发”,既是改革的难点,又是改革的牵引点。推进“需求侧改革”,有利于提高“供给侧改革”效率,有利于构建强大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稳定,这是应对一切挑战和压力的根本所在。

第三,“需求侧改革”充分体现“以民为本,立国为民”的初衷和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朴实的表现。因为有效需求是建立在百姓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的,也是建立在共同富裕、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下的。纵观过去70多年世界发展史,有一百多个国家曾经达到甚至超过我国目前的人均GDP水平,但是,真正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只有13个,而且这些国家人口总和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这说明世界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富有和落后”两个异质性极强的世界中。“需求侧改革”必将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及战略路径。

“需求侧改革”几点政策建议

提高“需求侧改革”的有效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持续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的比重。二是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大力扶持内陆和边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医院、学校、信息网络和生态系统建设;所得税尽量向有利于中低收入人群方向倾斜,适当提高最高收入人群的税收份额。三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力量,通过生产、流通、就业等渠道,帮助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创收能力,改上落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和孤寡老人的生活兜底水平。四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养老金的覆盖率和水平。五是不断提高城乡教育和医疗服务高质量和均等化发展,打破户籍制度限制,解除普通民众,特别是城市外来民众对就学、就医和养老等方面的顾虑。

(作者系重庆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