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钟表的使用

原创 舞天玄姬 舞天玄姬 今天

钟表的使用

现在的历史都是说明代和清代时期,“自鸣钟”的“发明”是归功于西方传教士,真的如此吗?!

不过,清初美人图里却已经出现了座钟,小型化的座钟。

图 清初《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图 清初《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中的钟表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可以看到,这画里的钟表非常先进,属于“座钟”。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念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雍正帝昔时对这套图屏十分赏识,为了妥帖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不仅如斯,《清档》记: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二十二日又传旨将拆下来的这12幅图“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藏于宫内。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十二美人图》。

这里说的是时间,只是在雍正十年(1732年)将拆下来的这12幅图即《十二美人图》的时间(拆图的时间),而并非是画作的绘画时间,应该出自更早之前。

关于钟表,中国早期针时器叫土圭、圭表、日晷、漏壶,之后各朝代都有所发展。出现有秤漏、北宋燕肃莲花漏、北宋水运仪象台、日晷、月晷、星晷、大明殿灯漏等古代计时仪器。

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以仅存留下少许发明资料的孙云球和黄履庄来说,也都有发明钟表的情况,其他更多发明的资料都未能留下来,颇为可惜!

“日晷”类型

孙云球和他的标准时钟——自然晷(天文钟):

有人不懂,因为看到资料说发现自然晷是一个时钟,就以为和日晷没有关系!

《虎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孙云球制造的“自然晷”能“应时定刻,昼夜自旋,风雨晦明,不违分秒,奇亦至矣”,也就是说,不管日夜、无论阴晴,“自然晷”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能走,而且走时很准,可以作为标准计时器。

其实,“自然晷”就是根据日晷原理发展而来的,即便现在使用的钟表也依然是“平太阳时”,导致我们看节气时间的日落和日出时间与平常说法不一致,我们以标准时间(平太阳时)为参考,而标准时间并不是我们所在地的准确时间(真太阳时)。

因为一般使用的时间都是平太阳时,平太阳时只是为了方便日常生活使用,并不与真实的太阳时间一致。

平太阳时换算成真太阳时才能更准确,所以校准时间就需要日晷,而目前真太阳时的计算和日晷的原理类似,更精确一些,因此,才判定孙云球的“自然晷”就是日晷的改进版!

明末清初的时钟是用发条或重锤为动力源的,发条松了,重锤下降到底,自鸣钟就停了。如果谁家的钟表停了,上发条后该去哪里确认标准时间来校准,这就需要标准时间,真太阳时的“自然晷”(天文钟)了!

这就是为什么钟表需要校准时间的缘故!

而孙云球发明的“自然晷”已经变成了时钟样式了,“应时定刻,昼夜自旋,风雨晦明,不违分秒,奇亦至矣”,这完全还可以作为天文上使用,进行更精确的真太阳时的计算!

————————————–

“漏刻”、“漏壶”类型

黄履庄以“水法农必借水而成,水之用大矣,而亦可为诸玩。作水器。”中有“报时水”之名,可以推测是利用水力制作的报时的钟表。这与孙云球发明的日晷类型的“自然晷”不同,但都是中国古代钟表的一种,应属于“漏刻”、“漏壶”类型。

圭表和日晷都必须借助阳光才能工作,因而无法在室内、夜间和天气很差的情况下计时。于是,中国古人另辟蹊径,创制了一种全天候的计时装置——漏刻。

漏刻最早记载见于《周礼》。据梁代《漏刻经》记载:“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漏,是指盛水漏壶:刻,是指放在漏壶里的标尺,上面刻有计时的标尺。漏刻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时间也更为久远。简单的说,漏刻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水慢慢地从小孔漏出,利用容器内水面的升降来计算时间。

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秦朝以前的漏刻实物,但从文献来看,先秦时期漏刻已广泛使用。先秦漏刻大都与军事活动有关,军事调度需要有统一的时间,这无疑会促进漏刻的发展。用于军事上的漏刻必须便于携带,故其尺寸不会很大。

已出土的最古漏刻为西汉遗物,共3件,在河北满城、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陕西兴平发现。比较完整的传世漏刻有两件,均为受水型。

最常用的漏刻就是“一刻之漏”,即每漏完一壶水的时间为一刻(古刻,一昼夜为100刻,一古刻合今14.4分钟(古代把一昼夜分做一百刻=0.24小时=14,4分钟)。现代的一刻(等于15分钟,一昼夜为96刻)。如果要计量较长的时间,可以再灌满漏壶,重复下去。

“漏刻”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

早期多为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

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壶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为了得到均匀水流可置多级受水壶。

最早的漏刻是简单的单只泄水型漏壶。它就是一只壶,在靠近底部的一侧有一个出水孔。将刻箭置于壶中,随着水面的下降,刻箭缓缓下沉从而显示时间的变化。因此这种漏刻也称为“沉箭漏”,最初是陶制的,以后逐渐用铜制作。

沉箭漏受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因素影响较大,是漏刻发展的初级阶段。

图 单只泄水型漏壶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图 中山靖王刘胜墓铜漏壶原理02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而这种漏壶,也出现在了据说是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书籍里(《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图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卷一:水日晷图及注解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所以,《远西奇器图说》中的“水日晷”真的是西方“发明”的吗?!不如说是,中国信徒将中国的发明“送”给西方传教士,进行美化西方,一切都是为了方便传教啊!

其实,“水日晷”的名字就已经说明了利用水的升降来指示时间,在中国属于“漏刻”、“漏壶”!

只是要根据“水日晷”的使用原理来分析其是“泄水型”还是“受水型”就可以了,其解释中有一句话“钻一小孔徐徐出水”,泄水型漏壶底部都有一小孔出水,因此,这个“水日晷”为泄水型漏壶!

这就符合推测,“水日晷”外形上和原理上采用的都是中国早期“泄水型”漏壶!

后来,西汉张衡曾经制造出了一具水运浑天仪。

他将浑象安装在密室之中,用漏壶的流水推动其运转,然后令观象者分别位于密室中和观象台上,将浑象所示的星象位置与天上的实际星象进行比较,结果一切都准确地相符。浑象还通过机械装置带动“瑞轮蓂荚”的自动器械,自朔日开始,每日开出一荚,至满月开尽十五荚,其后每日谢落一荚,至晦而一周,以显日历。(关于这个可以看《你知道怎么看月相知时间吗?》

图 张衡像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由于所制的浑象比旧式的仪器增大一倍,所以传统的漏壶便不能适合其用,于是必须对漏壶加以改制。

《初学记》卷二十五引《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云:“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金胥徒居右壶”。“以左手把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这种改制的漏壶以受水壶上承补偿壶,下则流入左、右两壶,水流稳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漏壶计时的准确性。张衡的水运浑象对后来同类仪器的制造影响很大,自他之后,浑象大都采用以漏壶流水、通过齿轮系统带动浑象均匀旋转的办法,因为在当时恐怕不可能找到比这更稳定的动力。

之后,漏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浮箭漏”出现了。浮箭漏是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播水壶(亦称供水壶或泄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受水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故通常称为“箭壶”。箭壶承接由播水壶流下的水,随着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

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于调整和修理。

箭壶承接由播水壶流下的水,随着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由于箭尺不直接放在播水壶中,故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持播水壶内水位的稳定,从而保证流量的稳定,提高计时精度。

此后沿着稳定水位、提高精度这一思路,又逐渐发展出了使用数只补给水壶的“多级漏壶”。

图 多级漏壶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所谓多级漏壶就是用两个以上漏壶,自上而下放置,使最上面一个壶中的水流入第二壶,再由第二壶流入第三壶,以此类推,逐一补给直至最后一壶(泄水壶)流入箭壶。箭壶中的水连同浮舟慢慢升起。由于得到上面几级漏壶的补给,最后一级壶中的水位可大体保持稳定不变,从而大大提高了计时精度。从这以后,经过历代的研究、改良,浮箭漏成为我国古代漏刻的主流。

图 三种不同漏刻的示意图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这之后,还逐步演变为显示天体运行、日月星宿、报时等功能的“水运浑天仪”,此后还发展为“水运仪象台”、“大明灯漏”,最后出现小型化的“自鸣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却至今被当成是西方传教士“发明”的?!

记住了,这些都依然属于“漏刻”哦!

————————————–

“水运浑天仪”——机械时钟(自鸣钟前身)

清代的钟表制作大师徐朝俊(徐光启的后裔)在他的著作《高厚蒙求》中描述了一种可以显示月相的月晷(根据月亮方位测时刻的仪器):它有上下两个盘,下面固定不动的称“地盘”,在一道圆环上涂出类似阴阳鱼那样的明暗消长条带;上盘可转动,称“天盘”,天盘在适当的位置开一圆孔,天盘转动时圆孔扫过明暗消长条带,可以更精确地模拟对应日期的月相。

这应该属于“水运浑天仪”类型的机械时钟,本就是中国自己的发明!

水运浑天仪是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运转,能模仿天体运行的仪器,并可以测定时间。这个浑天仪改进了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设计,注水激轮,令其自转,昼夜一周,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以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当然比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更加精巧、复杂了。所以,当水运浑天仪造成之后,置于武成殿前,文武百僚观看后,无不为其制作精妙,测定朔望、报告时辰准确而叹服,共称其妙。

水运浑天仪上刻有二十八宿,注水激轮,每天一周,恰恰与天体周日视运动一致。水运浑天仪一半在水柜里,柜的上框,有如地则自然撞钟。整个水运浑天仪既能演示日、月、星辰的视运动,又能自动报时,有二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昼夜分做一百刻=0.24小时=14,4分钟)击鼓,每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撞钟。这是世界上最早将擒纵装置应用于计时,比外国自鸣钟的出现早了六百多年。一行等人的成就又超过了张衡。(也是最早的报时机器人)。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水运浑天仪上,还设有两个木人,(相关文物遗迹“商州铜佛龛”)用齿轮带动,一个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自动击鼓,一个木人每辰(合现在两个小时)自动撞钟。

这两个木人当然应该说是运用机械原理而制成的古代机器人。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是现代机械类钟表的祖先,比据说西元1370年西方才出现的威克钟要早六个世纪。

实际上,看到漏刻、漏壶后,再到徐朝俊可以看日月星相的钟表时,想必黄履庄的“报时水”也是应用了类似的结构,已经想到了中国北宋的“水运仪象台”,甚至更早之前的“水运浑天仪”。

因此,发展到明朝,小型化的“水运仪象台”就是自鸣钟!

出现“自鸣钟”需要的:

1、报时机器人:“这两个木人当然应该说是运用机械原理而制成的古代机器人。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是现代机械类钟表的祖先。”(水运浑天仪)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分析!

————————————–

“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世界史上继一行之后的重大创造的继续,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这是计时机械史上一项重大创造。它把枢轮的连续旋转运动变为间歇旋转运动。

《新仪象法要》所载“天衡”图未绘出枢轮和装在枢轮上的受水壶,而书中的文字描述又仅寥寥数语:“枢轮直径一丈一尺,以七十二辐双植于一毂为三十六洪,束以三辋。每洪夹持受水壶一,总三十六壶,每壶长一尺,阔五寸,深四寸。于壶侧置铁拨牙以拨天衡关舌。”

因此对受水壶的结构,特别是它的工作原理有不同的推测,其中有一种方案采用了可倾式受水壶。当枢轮圆周上接受注水的受水壶积水不到一定的重量时,左天锁挡住枢轮的一个轮辐,使枢轮不能转动。当积水到达一定的重量时,枢权(重锤)不足以平衡受水壶重力时,受水壶围绕转轴向下倾转。

装在壶侧的铁拨牙压迫格叉和关舌下降,关舌通过天条带动杠杆,使天关和左天锁上提,枢轮得以转动。转过一个受水壶后,格叉和关舌又上升,天关连同左天锁下落,枢轮的下一对轮辐又被挡住。

右天锁的作用是防止枢轮转动时回弹。天权和枢权是两个平衡重锤。天权用于平衡左天锁和天关的一部分重力,可调整天衡机构的工作灵敏度。枢权用于调整枢轮转动一对轮辐时受水壶所需的受水量,即间歇运动的周期,从而校正计时的误差。

出现“自鸣钟”需要的:

2、擒纵机构:“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

3、重锤动力:“天权和枢权是两个平衡重锤”

————————————–

“大明殿灯漏”

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殿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大明殿灯漏是中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创制的大型计时仪器,它的工作原理属漏水计时,而造型似宫灯,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所以称之为大明殿灯漏。

《元史·天文志》对它有专条记叙,如下:

灯漏之制,高丈有七尺,架以金为之。其曲梁之上,中设云珠,左日右月。云珠之下,复悬一珠。梁之两端,饰以龙首,张吻转目,可以审平水之缓急。中梁之上,有戏珠龙二,随珠俯仰,又可察准水之均调。凡此皆非徒设也。灯球杂以金宝为之,内分四层,上环布四神,旋当日月参辰之所在,左转日一周。

次为龙虎乌龟之象,各居其方,依刻跳跃,铙鸣以应于内。又次周分百刻,上列十二神,各执时牌,至其时,四门通报。又一人当门内,常以手指其刻数。下四隅,钟鼓钲铙各一人,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初正皆如是。其机发隐于柜中,以水激之。

即,灯漏高一丈七尺(合今尺五米四),它的框架用金制作。上部有弯曲的梁,梁的中间是一颗云珠,云珠二侧有象征日月的球体,日在左,月在右,云珠之下再悬有一颗珠子。这曲梁的两端各装有龙头,龙的嘴能张合,龙的眼珠能转动,用这样的动作显示灯漏内的水流是快了还是慢了。

曲梁的下面有一中梁,在中梁上,一左一右有两条戏珠的龙,它们随着珠子的下降或上升而俯仰,用这样的姿态显示灯漏内的水位是否适应运行的需要。

上述所有这些动作显示和姿态显示都不是多余的。

灯漏的主体是用金子和珠宝制作的,内部分为四层,上层按圆环状分布着日,月和参、商二宿的图形,每日自右向左回转一周。下面一层陈列着龙、虎、鸟、龟,象征着四个方位,每到一刻,它们都有跳跃的动作,内部并有击铙的响声。再下层又是圆环状的分划为一百等分,每等分就是古时的一刻钟。

它的上部有十二个木人,手执时辰木牌,当某个时辰来到,它们在四个方向的门内执牌报时。门内另有木人用指着刻数。在灯漏的下部四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木人手执钟、鼓、钲、铙响器,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还有在时初、时正到来时这些响器也要鸣响。产生这些动作的机构都隐藏在柜子里,用水来驱动它们。

图 大明殿灯漏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经历千年风雨,郭守敬制作的灯漏早已不存在。2001年郭守敬诞辰770周年之际,苏州古代计时仪器研究所研发成功现在的大明殿灯漏,存放在郭守敬纪念馆第一展厅。灯漏是按原件的二分之一大复制的。

曾称七宝灯漏,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制,后置于皇家大明殿上,故又称“ 大明殿灯漏”。灯漏高五米四,高大华丽,它的框架用金制作。在灯漏的下部四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木人手执钟、鼓、钲、铙响器,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还有在时初、时正到来时这些响器也要鸣响。产生这些动作的机构都隐藏在柜子里,用水来驱动它们。从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大明殿灯漏式一款用水驱动的自动报时装置,能够准确的看到当日时辰,十分精确,每个时间段就有木人敲击乐器,并且是几种不同乐器,可见构造之精妙,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可以看到,元代“大明殿灯漏”发展到明朝就是“自鸣钟”了,那么到明朝末期,出现更小型化的“座钟”是非常合理的!这既是天文上的成就,也是机械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的“开花结果”!

因此,黄履庄的“报时水”的确利用了水力机械结构,才能实现报时功能,而且,最早的“水运仪象台”有一种推测方案采用了重锤动力。

同时,这些报时机械时钟都应用了中国的“漏刻”原理!

《新仪象法要》所载“水运仪象台”属于受水壶结构,是一套比较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它的工作原理有不同的推测,其中有一种方案采用了可倾式受水壶,其中提到“天权和枢权是两个平衡重锤”,这种猜测比较合理,也符合推测,最早“自鸣钟”是重锤动力!

————————————–

“自鸣钟”需要的几个条件,中国都有,简单的来说:

1、浑天说:产生“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

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出现“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

2、擒纵机构:“在枢轮的上方和圆周旁有“天衡”装置──擒纵机构”(水运仪象台)。

不管形式千变万化,只要是受物理周期控制去开启计数系统的机械,就可称之为“擒纵器”。

大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在僧一行指导下,梁令瓒设计制造了历史上头一个用擒纵器的时钟。他那时没有摆,他分割时间的办法是用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秤漏,即令漏水注入挂在秤上的水斗,用定位的秤砣把握时间。

梁令瓒用了水车方案,在转轮外周安一圈水斗,用秤杆端头挑住水轮,漏水注入平正位置那个斗里,到水量够了,秤被压翻,转轮就走过一斗,倒出一斗水,秤杆又截住下一个水斗从头注水。转轮又推动计数和声像显示系统,小木偶人 按刻打鼓,按时敲钟。这水轮秤漏系统的秤就是“梁氏擒纵器”。

3、秤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漏刻,是用中国秤称量流入受水壶中水的重量来进行计时的仪器。它是北魏道士李兰于5世纪发明的。

它有一只供水壶,通过一根虹吸管(即古代的渴乌)将水引到一只受水壶(称为权器)中。权器悬挂在秤杆的一端,秤杆的另一端则挂有平衡锤。当流入权器中的水为一升时,重量为一斤,时间为一刻。其基本思想是以供水壶流出的水的重量作为计时标准,以秤杆作为显时系统。

4、杆秤:杆秤(读音gǎnchèng)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

秤漏使用中国杆秤称量流入受水壶中水的重量来进行计时的仪器。

擒纵器源自秤漏,大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在僧一行指导下,梁令瓒设计制造了历史上头一个用擒纵器的时钟。他那时没有摆,他分割时间的办法是用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秤漏。

5、“漏刻”原理:都是以“漏刻”原理出现的第二种“受水型”漏壶发展而来!

6、重锤动力:“天权和枢权是两个平衡重锤”。(水运仪象台)

7、报时机器人:“这两个木人当然应该说是运用机械原理而制成的古代机器人。

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是现代机械类钟表的祖先。”(水运浑天仪)

8、提水机械:报时水。(黄履庄以“水法农必借水而成,水之用大矣,而亦可为诸玩。作水器。”而作“报时水”的提示!)

古代提水工具,古代利用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由低处提水向上的机械。如桔槔、辘轳、翻车、筒车、戽斗、刮车等。中国大量广泛的使用提水机械应用于农业灌溉,有足够的基础来发明“报时水”,还可用作“人工喷泉”。

北宋苏颂、韩公廉等人还发明了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一个类似于天文台的装置,高约12米,宽7米,上下分三层;上层是浑天仪(天体测量之用),中层是浑象仪(天体运行演示),下层是司辰(自动报时器),全程用水力推动,可精确报时。

英国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表示,这是欧洲天文钟的祖先。

至于,“自鸣钟”使用漏刻原理,清朝阮元(1764~1849)也说:西洋自鸣钟与中国古代刻漏原理并无二致。这一点在分析中再次得到印证!

而根据以上这些简单的几例条件来说,西方古代有“杆秤”吗?有“提水机械”吗?有“浑天说”吗?

西方古代要是懂“浑天说”,就不会后来看到中国天文学知识弄出“地心说”来了!没有“浑天说”,怎么发明“浑天仪”?!

也就是说,中国出现“自鸣钟”才是合理的“水到渠成”之事!但是,诡异的却是,中国没有发明“自鸣钟”,西方传教士却“发明”了自鸣钟!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是中国“落后”了,西方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发明”,这不是“先进”是什么,对吧!

有人能够相信,传教士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就能做出“自鸣钟”吗?!

不过,看来,相信的不少,因为无法解释满清为什么会落后?!为什么会落后?真的很难解释吗?!还是不愿意解释呢?

因为大量资料被毁灭,所以,很难找到反驳的证据!

直到看到明末清初的《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中的出现的“座钟”!

————————————–

满清出现“座钟”的时间

故宫博物院钟表专家认为:乾隆以后为了使用方便,将重錘动力改为发条为动力,便出现了座钟?

1、乾隆八旬万寿节西洋贡钟是一台由“机轴”机构提升到,当时最先进“马式摛从机构”和以“发条链子塔轮”为动力,走时准确天文座钟。

2、“1791”年代证明乾隆五十六年“座钟”在宫中使用了。

这就与明末清初的《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中的出现钟表时间相矛盾了!

图 清初《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中的钟表

诞辰的正确用法((转载)钟表的使用)

所以,回到一开始所说的问题!

这画里的钟表非常先进,属于“座钟”。

哪怕是以拆图时间雍正十年(1732年)来说,都要比乾隆五十六年(1791)“座钟”在宫中使用的时间更早!

乾隆时期采用了“发条”作为动力才实现了座钟结构!

那么很可能这幅画上的“座钟”更早应用了发条,而直到满清时期,徐光启的后裔徐朝俊和西方传教士拆解明代“座钟”,搜集各类人士的发明书籍,充分了解结构后,重新制作成功,完成西方复制品的“座钟”,才实现乾隆五十六年重新使用上了“座钟”!

因此,之前西方所说的“发明”座钟的时间就很可疑了,或许提早了时间,才能证明西方“发明”了钟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