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猜生肖(守护非遗:“瓷”刻吾心,小小瓷盘,装着大大的世界)

当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那些过往时空里的“慢工”和“细活”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为了守护传统技艺,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新闻晨报学记团联合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出品方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非遗守‘沪’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过去的暑假,150名中小学生跟随新闻晨报资深记者,走访上海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坚持的力量。

非遗守“沪”人第14

文房四宝猜生肖(守护非遗:“瓷”刻吾心,小小瓷盘,装着大大的世界)

瓷刻艺术,与书画同源,但介质不同,不在纸上画,而是拿瓷器瓷盘当作一张纸,凭借灵感和悟性,心手合一,一凿一刻,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这门技艺最初盛行于清乾隆年间,后险些失传,只有当时有名的瓷刻艺人张锦山将之传承下来。其孙张宗贤,便是目前“三林瓷刻”唯一的传承人。

张宗贤坚守三林瓷刻40载,他潜心钻研且不断创新,将介质从瓷盘延展至花瓶、异性瓷器甚至大型插屏中,从而一展瓷刻新风,其作品曾在上海世博会、上海民博会上展示。

文房四宝猜生肖(守护非遗:“瓷”刻吾心,小小瓷盘,装着大大的世界)

这幅“中国龙”瓷刻将在今年进博会上亮相

7月25日,晨报学记团小记者走进“三林瓷刻”非遗展示馆,探访这不一般的“瓷器活”。

“瓷”刻吾心 不忘初心

晨报小记者 耿米捷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三年级)

以刀代笔,以瓷当纸,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三林瓷刻”独有的艺术形式。这一次,我有幸走访了上海非遗“三林瓷刻”的传承人——张宗贤爷爷。

三林瓷刻纪念馆位于三林塘老街文昌阁。年近古稀的张爷爷清瘦又精神,他领着我们推开了纪念馆的大门,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引人注目的作品,分别雕刻在瓷盘、瓷碗、花瓶、插屏之上。张爷爷告诉我们,瓷刻与绘画不同,瓷刻是从色彩最深的地方入手,越浅的地方越难,而绘画恰好相反。瓷刻的过程需要先描绘底稿、打线条轮廓,随后开始雕刻。

从张爷爷的瓷刻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他的力求完美和精益求精。他追求主题化和系列化,于是就有了远近闻名的年画、文房四宝、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伟人等系列主题作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雕刻在瓷盘上的四位开国元勋,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副主席和朱德委员长,由发丝到眼神,还有脸上的皱纹,每一刀,每一刻,张爷爷凭他精湛的技艺,用仅有的黑白两色把这些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张爷爷说,对于瓷刻作品颜色的选择,他只有一个——黑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经过反复尝试和琢磨,他发现用彩色刻出的作品时间长了会褪色,唯有黑色即便是时间久远,补色后仍然可以和原先一样。

张爷爷还告诉我们,瓷刻的颜色深浅并不是靠笔描画,而是靠敲出来的!敲的粒子密度高,上色后的颜色就呈现深色,而若粒子密度敲得稀疏,颜色则浅淡。这其中,榔头凿子的轻重,决定了瓷刻线条的轻重、疏密和粗细,这六个字,就是做好瓷刻作品的关键。但这6个字怎么把握,“那就要靠悟性了,不能一蹴而就。”张爷爷说。

听到这儿,我们越发对瓷刻感兴趣了,终于,轮到我们来“小试身手”了,我激动得跃跃欲试。张爷爷拿出正在刻画的一幅鼠年生肖图,把锥子榔头递到我手里,我左手拿着锥子,右手拿着榔头,按着张爷爷的指点,在瓷盘上颜色最深的部分开始敲打,敲了一会,明显感觉到有点累,可想而知,一幅瓷刻作品的完成不仅需要细心、精心,更要有恒心、耐心和决心。

采访的尾声,张爷爷语重心长地说:“三林瓷刻的传承需要优秀的传承人,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培养瓷刻的兴趣爱好,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勇于克服一切困难,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瓷”刻吾心,不忘初心,小小瓷盘,装着大大的世界!

瓷刻,古老而美丽的艺术

晨报小记者 汪盛跃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五年级)

你见过用瓷当画纸,用刻刀作笔,在上面刻画各种各样图案的艺术作品吗?暑假里,我有幸来到上海非遗“三林瓷刻”传承人张宗贤老爷爷的工作坊,看到了技艺高超的瓷刻作品。

张爷爷的工作室位于三林古镇的“文昌阁”内,刚走进古镇,两旁的建筑就让我感受到了质朴的古韵,从没见过瓷刻作品的我,脑海里浮现了一个个问号:瓷刻是像景泰蓝一样呈现彩色的吗?这种技艺流传有多悠久的历史?张爷爷到底有什么样的绝技,能让这门艺术名扬天下,成为非遗?

步入文昌阁,一位身穿中式白衫的老先生正笑容可掬地等候着我们,他就是三林瓷刻非遗传承人张宗贤爷爷。打过招呼,我们几位小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参观起陈列柜里的瓷刻作品。一只只圆盘上刻有美丽的蝴蝶,挺拔的青竹,有山水,有人物。张爷爷刻刀下的动物灵动逼真,人物惟妙惟肖。要知道这可是用榔头和凿子一敲一打刻出来的,比起用笔作画可费工夫多了。我一边参观一边赞叹这些作品,它们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但是图案构思巧妙,栩栩如生,质朴中蕴含着匠心。

观赏了作品后,我们和张爷爷交谈起来,言谈间我了解了瓷刻是门古老的艺术。清朝乾隆年间,浦东一带就有很多文人雅士喜欢瓷刻。清光绪年间,张老先生的爷爷张锦山向名师学习瓷刻技艺,并在三林镇发扬光大。而作为上海非遗“三林瓷刻”第四代传人的张宗贤爷爷从来没有停歇过追求的脚步,他不断地在尝试着创新,想让瓷刻在当今社会更具有生命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知晓瓷刻,了解瓷刻,喜欢瓷刻,让这门中国独有的艺术能够传承和发扬。

半天的采访活动让我欣赏到了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感受到三林瓷刻的魅力,张爷爷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在张爷爷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听到了美丽瓷刻背后动人的故事,也引发了我许多的遐想……

精雕细琢 瓷刻人生

晨报小记者 熊璟轩

(上海市莘城学校 八年级)

在三林镇的文昌阁,一位老先生正雕刻着他的作品,他看着这些作品,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掌上明珠一样,万分亲切。这位老先生就是上海非遗“三林瓷刻”的传承人张宗贤。

暑假里得以机会拜访文昌阁,不大的殿堂,古朴素雅,张老师穿着一身白色的中式服装迎上我们,70多岁的年纪,却有着40岁的体格:乌黑的头发,衬着臂上的青筋,一副眼镜架在鼻上,看起来很亲和。

张老师从事瓷刻已有40多年,从手上的肌肉就能看得出他对瓷刻有深入的钻研。据张老师说,他所传承的瓷刻从明代就已有源头了。

他小心翼翼地给我们展示刻过的瓷碟,个个不一,是那么得栩栩如生,那么得活灵活现:一张蓝底白色的双鱼瓷刻,远看似双龙戏珠,仿佛在水中游动;近看如鸳鸯比翼,给人无限遐想。又一张白底黑色的小儿望鸟,孩童手里的波浪鼓线在风下摇曳,却睁着芝麻大的眼睛望着笼中的鸟儿,似乎在想着什么,又似乎只是单纯地望着,肉嘟嘟的嘴唇轻轻地撅着,透出一股清纯的天真,令人好生欢喜。

张老师回忆说,他刻得最多的便是人和动物,常常为了一样作品而忘了昼夜,废寝忘食。光听张老师口述多不过瘾,我们迫不及待要亲眼目睹一下老先生的绝活呢。登上张老先生的工作阁楼,到处摆放的都是张老先生的瓷刻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放眼望去,茶案上、玻璃橱里、木柜上,琳琅满目的瓷刻作品令人震撼。

在这不大的小间里,摆满了张老先生的心血与付出,过往与故事。张先生定了定神,开始为我们演示瓷刻工艺。只见他左手攥着凿子,右手握着锤子,在描绘好的底稿上小心翼翼地敲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敲打瓷盘的“叮叮”声也由强变弱、由弱转强,这正是张老先生力道深浅的变换。随着手指的起落移动,张老师古铜色的皮肤上渐显汗珠,手上的青筋忽隐忽显,凿和锤也在阳光下上下浮动,熠熠生辉。看着老先生娴熟的手法和深邃的目光,想到楼下内容迥异的瓶雕、楼上色彩不一的瓷刻,我不禁感叹万分。

如今老先生门下也收了几位徒弟,他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接触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传承中国历史悠久的劳动智慧。

活动统筹:张智丽

视频拍摄、制作:张智丽 王佳怡(实习生)

来源:周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