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电视剧《大决战》军史顾问 徐平

电视剧《大决战》第35集平津战役开始了。那么,这三大战役最后一个大决战交战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序列是怎样的?

♦人民解放军方面:

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联合组织实施的,参战部队有:东北野战军12个纵队(军)、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共80余万人,华北军区7个纵队、1个炮兵旅共13万余人,连同驻察哈尔、绥远边界地区的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和东北军区所属冀热察、内蒙古、冀东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北岳、冀中、冀南军区等地方部队,总计100万余人。中共中央决定战役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指挥。战役进行中,1949年1月10日,又决定以林彪、罗荣桓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组成中共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北平、天津、张家口、唐山地区的作战和接管等一切工作。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首长在平津前线司令部合影。

(右起前排: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后排:高岗、刘亚楼、萧华、谭政、黄克诚)

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战斗序列

总前委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

司令员林彪

政治委员罗荣桓

参谋长刘亚楼

政治部主任谭政

第一纵队(一、二、三师、独十师)

第二纵队(四、五、六师、独七师)

第三纵队(七、八、九师、独一师)

第四纵队(十、十一、十二师、独二师)

第五纵队(十三、十四、十五师、独九师)

第六纵队(十六、十七、十八师、独六师)

第七纵队(十九、二十、二十一师、独十二师)

第八纵队(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师、热独四师)

第九纵队(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师、热独七师)

第十纵队(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师、独八师)

第十一纵队(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热独六师)

第十二纵队(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师、独十三师)

炮兵纵队(一、二师、战车师)

铁道纵队(第一、二、三、四支队)

华北军区

司令员聂荣臻

华北第二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政治委员罗瑞卿

第三纵队(第七、八、九旅)

第四纵队(第十、十一、十二旅)

第八纵队(第四旅、独一、二旅)

华北第三兵团

司令员杨成武

政治委员李井泉

第一纵队(第一、二、三旅)

第二纵队(第五、六旅)

第六纵队(第十六、十七、十八旅)

华北军区直辖第七纵队(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旅)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平津战役总前委(右起):罗荣桓、林彪、聂荣臻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平津战役前夕,聂荣臻(右二)与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领导同志合影。

东北野战军战斗序列与辽沈战役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个纵队增加一个师,为四师制。序列表中“热独某师”为热河独立某师。

1948年12月初,平津战役开始后不久,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和炮兵纵队领导机关合并编成特种兵司令部,肖华司令员,钟赤兵为政治委员。下辖:炮兵第一指挥所(3个骡马炮兵团),炮兵第二指挥所(3个摩托化炮兵团),高炮指挥所(3个高炮团),战车指挥所(坦克团、装甲车团、坦克教导团),工兵指挥所(3个工兵团)。特司直属迫击炮团。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入关

有读者会问,平津战役我军纵队不是都改称军了吗?不错,中央军委是在1948年11月1日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全军野战部队的纵队改称为军,师和旅统一称师。但当时正处于战略决战时期,各大野战军都有作战任务,除了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进行休整,于11月下旬各纵队按照全军统一编排改称军,其他各野战军所属纵队都是在1949年2、3月间才改番号的。

即便是东北野战军,“纵队”作为习惯称呼仍沿用了一段时间,至少到平津战役时仍用纵队的番号。《洪学智回忆录》提到:“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发的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各野战军所辖各纵队改称军,六纵改称四十三军。因当时四野部队正在打仗,没有公布命令,仍执行原来番号,待我们过了长江后才公布。”那么,洪学智所部是什么时候过长江的呢?《洪学智回忆录》讲得很清楚:六纵(四十三军)5月15日渡江,5月23日到达江西九江,才正式公布了统一整编的番号。

在中央军委和东野有关平津战役的命令中,也是仍称纵队,如:

毛泽东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对东北野战军部队就仍称纵队:“据我们估计,大约十二月十五日左右你们的十纵、九纵、六纵、八纵、炮纵、七纵就可集中于玉田为中心的地区。我们提议,十二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以三纵(由北平东郊东调)、六纵、七纵、八纵、九纵、十纵等六个纵队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之敌……”

1949年1月1日,林彪司令员给六纵的电报中说:“你纵17师目前须准备参加攻天津,待突破后进入纵深进行街巷战斗……

许多高级将领的回忆录和回忆文章,平津战役期间也是称纵队的。如莫文骅将军的文章《转战平绥路 挥师护古都——记平津战役中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

华北军区野战军有三个兵团,参加平津战役的是第二、第三兵团。当时华北第一兵团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指挥下打太原,牵制阎锡山集团。平津战役结束后,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1949年2月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实行统一整编。第一、二、三兵团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团,直属于中央军委。原纵队改为军,旅改为师。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设在天津杨柳青镇药王庙街的一所四合院式民宅内

◆国民党军方面:

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于1947年12月由张垣、保定两绥靖公署合并而成,傅作义为总司令。该总司令部所辖区域为冀、察、绥及晋北。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傅作义集团已面临着被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傅作义依据蒋介石决定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并确保塘沽海口的方针,于11月中下旬调整兵力部署,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除归绥、大同两个孤立地区外,以4个兵团22个军共42个师(旅),连同非正规军共50余万人,部署于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今怀安)长达500公里的铁路沿线。其中,以蒋系的3个兵团8个军共25个师,防守北平及其以东廊坊、天津、塘沽、唐山一线;以傅系的1个兵团4个军共17个师(旅),防守北平及其以西怀来、宣化、张家门、柴沟堡、张北一线。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1948年11月,蒋介石在北平召见华北、东北两大“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左一)、卫立煌。

国民党军参战部队战斗序列

华北“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陈继承、刘多荃、上官云相、宋肯堂、邓宝珊、吴奇伟、冯钦哉、郭宗汾

参谋长李世杰

第四兵团司令李文

第十六军(第二十二、九十四、一○九师)

第九十四军(第五、一二一、一六七师)

兵团直辖三一一师、骑四师

第九兵团司令石觉

第十三军(第四、八十九、一五五、二九七、二九九师)

第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

第一○五军(第二一○、二五一、二五九、三一○师)

兵团直辖骑兵第五、十一旅 

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

第八十七军(第二二○、二二一、二二二师)

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五十六、一四二、三一八师)

兵团直辖独九十五师

天津防守司令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第六十二军(第六十七、一五一、三一七师)

第八十六军(第二十六、二八四、二九三师)

第四十三、一八四、三○五、三二六、三三三师

“剿总”直辖:

第三十一军(二○五师)

第三十五军(第一○一、二六二、二六七师)

第一○一军(第二七一、二七二、二七三师)

第一○四军(第二五○、二五八、二六九、三○九师)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解放军攻击天津警备司令部

平津战役期间国民党军战斗序列有不少调整,一些军、师的隶属关系变动较大,如第六十二军和第八十六军原属第十七兵团,战役开始后12月15日根据傅作义“分区坚守”的命令划给天津防守区;另外,重建了3个军部和8个师。

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真不少,一共八位,可以说是各色人等:第一位陈继承曾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为蒋介石嫡系将领,也算最有实权的副总司令;上官云相和吴奇伟都在“中央军”干过,算是嫡系中的“杂牌”,平津战役开始时,陈继承、上官云相都已溜回南方;其余五位分别为原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将领,大多是没啥实权的闲差,利用这些人主要是照顾北方旧军系的人脉。八位副总司令中,唯一称得上被傅作义倚重的左膀右臂,只有邓宝珊一人了,邓原是西北军将领,虽不算是真正的傅系将领,但与傅作义关系密切,深得傅的信任,也是电视剧《大决战》中唯一给观众留下印象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

平津战役(天津战役)

1949年2月22日,周恩来和前来西柏坡的傅作义(右三)、邓宝珊(右四)等人合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