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作者:严勇

本期隆重推出的词人是:

“穷塞主”——范仲淹

推荐理由: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差足继武。

星级:★★★

初赛作品: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点评:此词以低徊婉转、沉雄稳健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词的上片写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直抒思乡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可以晋级复赛。

复赛作品: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点评: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可以晋级决赛。

决赛作品: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点评:此词苍凉而悲壮,写出了边塞壮丽的风光和将士的艰苦生活,表达了爱国思乡之情。第一次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投射到词里,开拓了词的意境,可谓大手笔。欧阳修因此词尝称其为“穷塞主”。当属上品。

词人故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大臣死后最高封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卒于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终年六十四岁。

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魏泰《东轩笔录》谓仲淹守边日,作《渔家傲》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今只存“衡阳雁去”一首。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断齑划粥,独不见皇帝

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苏州。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他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

“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习勤奋,胸有大志。

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告:“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又问:“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

范仲淹不作宰相就作良医的思想,是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反照。

范仲淹在二十三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应天府书院”读书学习。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

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昼夜苦学”,五年没有解衣就枕的睡过,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

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习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还有一次,皇帝经过书院,范仲淹仍然安心读书,独不见皇帝。他相信将来,他一定能够通过科举,得到皇帝的召见。

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范仲淹考中进士做官后,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参决权,意志得不到发挥,才能得不到展示,于是他在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也就是他三十四岁时,向当时的枢密副使张知白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

“盐仓治水”,是说范仲淹受命到泰州西溪盐仓带领广大灾民治理海堤的情节。当时,泰州西溪一带的海堤严重损坏,多年没修,秋天大风暴雨,潮水涌入,原来的沃土渐渐变成了盐碱地,五谷不收,老百姓逃荒要饭,远走他乡的就有三千多户。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范仲淹见此惨状,非常痛心,便建议修复海堤,为民解忧。此事得到了朝廷的恩准,于是他便带领广大灾民开始了盐仓治水工程,经过继任者一番艰难困苦的治水大战,全长一百五十多里的海堤修成了,逃亡的灾民也陆续返回了家园,范公关心灾民疾苦的这一举动,深得广大灾民的好评。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以这首《书海陵滕從事文会堂》为最佳,展示了范仲淹“君子不独乐”的高尚情操。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皇。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芝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凰。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范仲淹以百姓疾苦为己任,带领百姓在苏州治理水患。

范仲淹被贬到地方为官,仍以百姓的饥苦为己任,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在苏州为治理水患,他带领百姓挖渠、筑堤、引导太湖水入海,并治理了其他的江河、湖泊,消除了水患,受到了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宋朝与西夏关系日趋紧张,因战事需要,范仲淹被调任为陕西经略副使,协助军事长官韩琦,负责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务。

他亲自到边关延州视察,看到不容乐观的景象,便向朝廷提出要求,将自己调往边关延州,亲临战场指挥作战。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到了延州之后,他首先抓了边军整训,在精兵同时,严整军纪,并对边关城塞进行了修复和重建,使边关局势有了很大改观。

范仲淹对敌战略的正确。为了坚守边关,仲淹加紧安排修筑城寨,庆历二年(公元 1042 年)他亲自指挥修建了马铺城,切断了西夏与少数民族的往来,使西夏官兵处于孤主无援的地位,不敢轻举妄动,由于仲淹守边有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观察使,但范仲淹为确保边关万无一失,他曾三次辞让观察使,受到了宋兵和边关的尊敬和爱戴。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大胆直言,抨击时弊,几度遭贬。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出于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曾几次大胆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带来的弊端,因此而被贬为通判;章献太后去世后,仲淹又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又因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景祐二年,又晋升为国子监,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再次被贬知饶州,可以说是“三出京城 ”三起三落。

这一时期,欧阳修切责高若讷(997—1055),相继贬外。

范仲淹作《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感谢欧阳修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其辩护。

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尫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这年范仲淹五十五岁,由于他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了汗马之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参知政事,这次的升迁,为范仲淹实现自己青年时代改革朝政,富民强国的理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范仲淹谥号(“穷塞主”——范仲淹)

这年九月,仁宗皇帝在天章阁召见了范仲淹,他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天章阁是真宗皇帝所建,属于内禁重地,从来没有在此召见过朝臣。此次召见范仲淹,足见仁宗皇帝对他的重视和对他寄予的厚望。

范仲淹与改革家们大展宏图,改革朝政。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了十项改革内容,即: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这十件事抓住了北宋真宗和仁宗两朝政治积弊的要害。“庆历新政”方案于庆历三年十月相继颁布实施,首先改革的是官制,后全面展开。

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从庆历三年十月至次年八月,不到一年的时间,由于“庆历新政”触动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加之庆历新政准备不足,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在奸臣和宦官的勾结下,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因此而被罢免参知政事。

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在这期间,他仍然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其中的精华之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先生已63岁,老病一身,他向朝廷请求,到颍州任职,借以休养,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因颍州历来是北宋大臣退闲之地)。

皇祐四年(公元 1052 年),仲淹带病上路,但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中途在徐州诊治。

同年夏天,范老先生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4岁。他64年前,在徐州出生,64年后又同一地方与世长辞,用自己坦荡的一生,将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在了一起,划成了一个蕴含丰富的句号。

先生的一生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作者-

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Q邮箱:3628405936@qq.com 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